在蕭瑟的冬日,不經(jīng)意間能看到一簇花開,已屬不易。如果兼有香味撲鼻,更給人以驚喜。這樣的際遇,大自然安排梅花來擔(dān)當(dāng)??吹窖┗w舞中朵朵馨香的梅花,你會驚嘆大自然不愧是創(chuàng)造神奇的高手。
如果以人相喻,梅乃命苦之人。有福之人如桃花、牡丹之類,在春夏和煦的陽光里開得蓬蓬勃勃、濃艷無比。命稍苦些的如菊花,搶在秋日的艷陽里花開花落,終其一生,雖顯局促,也不算命薄之人。梅像是大自然遺忘的一個棄兒,總在寒冷的冬日站在風(fēng)里、立在雪中。不著一片綠葉的梅枝顯得干瘦,在寒風(fēng)中搖晃,極像衣衫單薄、無人照管的窮人家孩子。
梅似乎沒有工夫抱怨命運不公,她傲視蒼穹,臨風(fēng)展枝,把根根枝條上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已然綻放的花蕊高高揚起,伸向空中,借風(fēng)之力把芳香送到四方。
眾多花中,敢與雪較量的,梅算得上一個。千百年來,兩者年年交鋒,不肯相讓,但始終難分伯仲。宋朝的盧梅坡當(dāng)過一次裁判,給的判詞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潛臺詞是:各有千秋,不分勝負。
如果梅不大開,香不馨遠,必是雪未到場。沒有雪,梅開給誰看?香給誰聞?所以,我更愿意把兩者看作彼此知音。梅、雪其實是上天給人世間造出的尤物,一個從天而來,一個由地而生,雪飄梅花開, 雪消梅花落, 演繹千年,亙古不變。她們是癡情相望的真正知音,雖天地相隔,卻等候彼此,相約對方,借季節(jié)輪回,在天地間相遇、牽手,雪落梅枝悄無聲,梅接雪花堆枝頭,真情相擁,映照對方。
千百年來,因為有了梅花,文人騷客多了吟詠之物;因為有了梅花,天寒地凍仍能感到春的氣息;因為有了梅花,人類面對嚴寒和殘酷的外部打壓時,多出了一番錚錚傲骨。
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我不期求樹樹梅花。如果上天慷慨,在路旁、在林邊,哪怕給我一株,讓我手攀梅枝、鼻聞梅花,已算造化。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悼h教育局)
《中國教師報》2019年03月06日第1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