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創(chuàng)課進校園”武漢學習之旅,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臺灣教育學博士吳慧琳“蹲”下來的教學行為。課堂上,吳慧琳幾次蹲下來,或表示贊美,或發(fā)出邀請,或提出問題,在她的一蹲一起當中,學生從最初的拘謹膽小到最后融入整個課堂,讓整堂課變得異常溫馨與歡樂。
這讓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課堂。在教學中,我總是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許多時候并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要像吳慧琳老師那樣,“蹲下來,走進學生的內心”,要想方設法與學生交流,以同學的眼光、心態(tài)來看待他們,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犯的錯是那么合情合理。有時候,學生盡管沒有答對問題,但至少說明他們也進行了思考,我們不妨鼓勵他們再想一想,激勵他們再次回答;有時候,學生違紀了,說明他們的自制力還不夠強,我們不妨幫他們去認識自己的行為,做到知錯能改,助力他們更好地成長。
當教師能夠真正“蹲”下來看待每一個學生,就會看到另一片天空很美;當教師能夠真正“蹲”下來傾聽每一個學生,就會讓花兒開得更美。
(作者單位系河南省南陽市姜營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05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