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些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信息陸續(xù)發(fā)布。最先引發(fā)廣泛討論的是清華大學官微公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有網友發(fā)現(xiàn),今年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僅保留了理工科,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和文理通識類;而人文與社會類、法學類等文科專業(yè)自主招生被取消。此外,其他高校也普遍出現(xiàn)招生名額壓縮、門檻提高、重視體測等趨勢。
自主招生作為高校招生的方式之一,是對僅以分數(shù)作為標準的錄取方式的有益補充。它的存在使得招生方式從以往單一的分數(shù)錄取發(fā)展為多元考量。可以說,這是一種雙贏的招考制度。一方面,高校更容易找到適合自身專業(yè)的優(yōu)秀生源;另一方面,考生也有了更多的報考選擇。但自主招生中出現(xiàn)的徇私舞弊等現(xiàn)象,導致其成為少數(shù)人的自主、部分人的名利場,既損害了自主招生政策的嚴肅性、公平性,又使得一些真正的人才被拒之門外。
可以說,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變化,無疑在原有基礎上邁進了一大步,將有效遏制人情招生,促進教育公平。但必須指出,自主招生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防止自主招生滋生腐敗。不少媒體就曾報道高校自主招生負責人在招錄過程中產生的腐敗問題。因此,今后參與自主招生的各類高校都應提高門檻,嚴格優(yōu)惠政策。
二是引導家長和考生理性看待自主招生。不應為了進入理想大學想方設法鉆空子,而應有更長遠的眼光,挖掘孩子的潛質和愛好,不圖一時之便。這也是一些高校今年自主招生更傾向于選擇有學科特長和潛質學生的原因。
三是要在錄取標準上遵循全面發(fā)展原則。今年的自主招生錄取考核范圍更廣,從考試內容和形式看,除了傳統(tǒng)的筆試和面試,體質測試也成為眾多高校納入考核的內容,部分學校將體測成績納入總分,還有不少學校對體測不合格的學生“一票否決”,把體質健康作為錄取條件之一,無疑會倒逼各級各類學校更加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
因此,只有提高招生門檻,才能保障公平、才能真正多元擇優(yōu),真正實現(xiàn)雙贏。
(作者單位系貴州省貴陽市野鴨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1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