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珺)攝影,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的生動證明。4月9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
本次展覽恰逢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與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相交的重要時刻,共展出不同時期近150名攝影家的近180幅作品,均是多年來全國廣大攝影人和基層一線扶貧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親身參與扶貧助困具體工作中所拍攝的優(yōu)秀作品。展覽分為攻堅與圓夢兩個部分,包括產業(yè)扶貧、就業(yè)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等內容,兼顧不同民族、地域、群體的廣泛性。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著重突出黃文秀、白晶瑩等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戰(zhàn)線上的先進人物,以及十八洞村、閩寧鎮(zhèn)、懸崖村等脫貧攻堅重點區(qū)域。彰顯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
展廳設計了金黃的麥田實景、脫貧攻堅口號鏡面廊道、透空欄柵攝影展墻和832個脫貧縣的竹簡造型墻等,既豐富了空間層次,也增強了展覽內涵解讀的表現力。展覽同時加入了動靜結合的互動元素,將觀眾現場沉浸式體驗互動與線上全媒體傳播相結合,通過紀錄片《出山記》、阿壩州甘家溝村扶貧書記張飛的視頻等,生動反映了地區(qū)扶貧工作內容。展覽還增加了脫貧攻堅數據統計多媒體互動項目,便于觀眾直觀了解脫貧攻堅戰(zhàn)在收入、就業(yè)、醫(yī)療、教育、居住等方面的巨大成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