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訊(記者 卻詠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8年后,莫言在今年推出了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近日,“本土、現(xiàn)實、小說的回歸——莫言近作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評論家、作家、出版人等聚集一堂,從莫言近作的內容、形式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莫言近作研討會現(xiàn)場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李敬澤認為,在莫言以前的小說中,家鄉(xiāng)對于他來說并非一個回的地方,他是站在那里的。但是到了《晚熟的人》,可以說系統(tǒng)性地體現(xiàn)了一個姿態(tài)——他是從外面回去的,這與魯迅式的回鄉(xiāng)主題一脈相承,但莫言又寫出了這個時代的特點。
“《晚熟的人》中有很多人物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因此許多讀者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會感到非常親切?!比嗣裎膶W出版社總編輯應紅說,現(xiàn)在的莫言還是那個莫言,《晚熟的人》帶來的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講故事的人,只不過這個講故事的人現(xiàn)在不僅講歷史,也講當下,而且非常有主體意識地把自己也作為一個人物放進了故事當中。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潘凱雄從分析市場入手,回溯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當代文學的發(fā)展軌跡,他認為這樣一種巨大的變化和莫言的《晚熟的人》巨大的變化,讓我們把整個視線、整個觀察問題的空間拉大拉長,就給我們不僅是對莫言個體的創(chuàng)作,其實對整個中國當代文學、當下文學的研究和觀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視角。
著名作家、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格非說自己在讀莫言這本書的時候,強烈感受到他的“誠”?!锻硎斓娜恕防锩嬗懈脑斓淖詡餍院蛡髌嫘裕址浅?酥疲詺v史事件和童年經(jīng)驗為主干完成了對記憶的重組。他認為,作家和批評家需要打破城鄉(xiāng)觀念的對立,在一個更高的意義上來把握中國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我們自己的生存。
“2020年有了《晚熟的人》,我們的文學就是豐年?!鄙蜿枎煼洞髮W特聘教授孟繁華贊揚莫言是一個不隨大流、堅持講故事的人。他從文本進入,認為小說集中的12篇作品,一篇一個樣式,莫言作為小說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文體上的自覺和有尊嚴感值得敬佩。
本次會議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文藝報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