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總會聽到有些教師批評學生的時候使用諸如“你怎么這么蠢”“你死腦筋啊”“你就是個破壞之王”“你就是個土匪”等標簽式的評語。
甚至,一些學校還有層出不窮侮辱學生的“創(chuàng)新”之舉。比如江西某學校的“不聽話押金”,該校班主任收取的學生費用中,有一項名為“不聽話押金”,如果學生在校違反紀律,押金將會被逐一扣罰。比如深圳某學校的“藍印章”,該校有教師在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臉上蓋章以表示批評。比如西安某學校出現(xiàn)的“綠領巾”,據(jù)了解,學習不好的學生才戴綠領巾……
一個人被別人下了某種結(jié)論,往往就會像商品被貼上某種標簽一樣。標簽會有定性導向作用,對一個人的個性思維與自我認同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胺e極”的標簽也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勵志情懷、美好心情,能夠鼓勵他們積極樂觀地生活和學習;“消極”的標簽可能會使學生心靈晦暗、焦慮不安,使他們受到心靈的創(chuàng)傷,留下消極的心理陰影。這種“標簽效應”在我們的工作中屢見不鮮。
記得那年,聽到一位班主任說:我們班上的李明(化名)今天又把校園里的東西弄壞了,我要請他的家長前來配合我的工作,我還要求他的家長以后都來陪讀,對于這個“破壞力極強的混世魔王”,我真是沒轍了。還有老師說:今天的課又沒法上了,李明又在“搗亂”,看來以后我的課要改成自習課了……聽了這些話之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天上美術課時,我特地留意了一下這位所謂的“破壞力極強的混世魔王”,果然那天班里多了一位“新同學”——李明的媽媽,她來陪讀了,就坐在李明旁邊。我還是按照平常那樣上課,唯一不同的是,我對李明多了幾分關注。那天美術課的課題是《圖形·聯(lián)想·創(chuàng)意》,我講完“聯(lián)想”那部分的時候,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只有輪廓的蘑菇造型,然后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并將想象到的物體利用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添加在蘑菇造型上。許多學生躍躍欲試,不過李明趴在桌子上,無動于衷。
“你怎么了,不舒服嗎?”我問。
他搖了搖頭。
“老師,他不會畫,他是笨蛋”“老師,他是壞孩子,他只會搗蛋,他是混世魔王”“老師,班主任不允許他離開座位”……
李明趴在桌子上,眼睛里映射出的是無奈與無助,其實還有憤怒。
“李明,來,上去試試。”我鼓勵他。
又是一些學生的議論聲。
“這個不難,我已經(jīng)把外形畫好了,你只需要把想象到的東西在里面或四周添加上就好了。你平時反應很快,想象力也很豐富,老師相信你能畫好的?!蔽以俅喂膭钏罱K李明走向了講臺。一些學生還在議論,我轉(zhuǎn)身說:“在我眼里沒有笨蛋,只要你愿意,你就能?!?/p>
李明最終利用點、線、面在蘑菇造型里畫了一家面館,蘑菇頭上運用長線條和短線條畫了瓦片的造型,成了面館的屋頂;蘑菇柄左下方畫了一個大門,門上還用點作為把手,右上方畫了一個窗戶;在屋檐下的中間處,用面呈現(xiàn)了招牌的造型。他將作品命名為“李氏面館”。
李明畫完,一片熱烈的掌聲在教室里回蕩。李明的眼眶紅了,他的媽媽笑了。
這件事令我反思良久。面對這些孩子,作為教師,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和措施呢?
其一,多一份理解與指導。班主任要設身處地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他們、理解他們,認真分析這些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班主任要平等地與孩子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困擾,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對他們的理解、關心和愛護。即便是許多人眼中的“差生”,也應該相信他們不是天生就這樣,他們只是一群“才能未被開發(fā)的人”。如果輕易傷害他們的自尊,無異于從溺水者手中奪走他們的救生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才會樂于向你展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否則,只會使他們的逆反心理更加強烈。
其二,多一份尊重與信任。尊重像一泓清泉浸潤著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尊重的力量”,可以使一個調(diào)皮的學生燃起希望之光,并通過最終的努力成為一位杰出的人才。我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賦予教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亦多術”等諸多優(yōu)秀品質(zhì),而尊重便是把學生看作獨立完整的社會人。因此,教師要細心呵護學生弱小的心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相信他們本性純良,相信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便能夠收獲芳香四溢。
其三,多一份寬容與關懷。在工作中,我們要允許學生出錯。學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個體,出一些差錯在所難免。班主任一定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千萬不要對孩子產(chǎn)生“刻板效應”,給他們無情地貼上標簽,不能用靜態(tài)、更不能以眼前的成績作為評價他們的唯一標準。
其四,多一份賞識和榜樣。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jīng)說過:“人類的本質(zhì)中,最殷勤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倍p識、贊揚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xiàn)?!昂煤⒆邮强涑鰜淼摹?,為學生鼓掌是一種智慧。是欣賞學生還是挑剔學生,關鍵在于教師看待學生的角度和心態(tài)。善于賞識學生其實并不難,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應、用敏銳的眼睛去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個個都是愛迪生、愛因斯坦、莫扎特。當然,教師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起到“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的表率對學生的影響并不是機械、呆板的,而是生動、潛移默化的。
在教育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可塑性與發(fā)展性,標簽理論原本的目的是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挖掘?qū)W生的發(fā)展?jié)撃?,而不是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尊心受挫。
一些班主任喜歡給學生貼上各種不好的“標簽”,卻不愿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幫助他們貼上好的、正面的標簽。這樣下去學生負面的標簽越來越多,致使他們的自卑感、心理陰影越積越深,難以積極面對教師和同學。因此,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寬容學生、接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和自身缺點,讓他們釋放自己的能量,在教育過程中尋找自我。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qū)光祖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1月23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