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10月20日,由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與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lián)合主辦的文化藝術大講堂(以下簡稱“文藝清華”)拉開帷幕。此次講座系“文藝清華”第一講,邀請了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以“敦煌與故宮—不同力量鑄就的文化豐碑”為主題,為現場的師生講述了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旅。
作為首期主講人,王旭東結合自己于敦煌和故宮兩地的工作生活經歷,詳細闡述了敦煌與故宮兩座文化寶庫形成時的經濟社會背景及發(fā)展歷史,分享了對這兩座文化豐碑的感悟。他講到,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之路、科技傳播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因此,處于特殊地理位置的敦煌,也肩負起了這條路上的重要歷史使命。從公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古代勞動人民對宗教的虔誠構筑起了璀璨的敦煌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而故宮文化寶庫的形成則體現了國家力量的推動。今日的故宮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匯聚地。
隨后,他又分享了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和故宮人為保護這些文化瑰寶付出艱辛努力的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展示了大量史料圖片,讓聽眾收益匪淺。演講結束后,他也對文化遺產保護、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最后,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席、原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為王旭東院長頒發(fā)了“清華大學文化藝術大講堂”紀念獎牌。千年石窟,文化交融;百年紫禁城,宮闕巍峨。全校師生齊聚于此,共同聆聽著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與經典、力量與創(chuàng)新。百年清華,人文日新。器識為先,文藝其從。這不僅是一次有關中國文化的盛會,也使人文氣氛在清華變得更加濃郁。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