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開精準“處方” 解學生“心結(jié)”

    ——濱州醫(yī)學院創(chuàng)新思政工作方式幫扶學生成長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19-11-27 作者:本報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 王朝榮 張玉龍 來源:中國教育報

    “老師,我恨他們,他們怎么看我都不順眼。我沒救了!別管我!”

    “老師,我愛他們!暑假我去打工,給他們每人買了一件禮物。謝謝您!”

    同一名濱州醫(yī)學院的學生,在和學校指導老師談起自己的父母時,卻有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和感情。這中間,隔著的是400多個起起伏伏的日子。這些日子,正是指導老師運用“陽光處方”對她進行識別、疏導、化解、轉(zhuǎn)變的過程。

    “陽光處方”源自濱州醫(yī)學院去年初啟動的思政工作精準提升工程。此項工程充分發(fā)揮不同教師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育人特長,采取結(jié)對認領制,對學生實行精準幫扶。對素質(zhì)優(yōu)良學生,開出“卓越處方”;對心理異常學生,開出“陽光處方”;對目標欠缺學生,開出“提升處方”……

    近兩年來,該校開出的思政工作精準“處方”悄然浸潤在課堂內(nèi)外、學生心中,呈現(xiàn)出立德樹人實效,衍生出一串串動人的故事。

    “廚吧店長”躍上“10萬+”平臺

    今年5月,學校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2015級學生吳端正受邀參加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7月,吳端正進入團中央宣傳部,運營上百萬粉絲的公眾號,推文閱讀量達到10萬+成常態(tài)……

    然而,這名優(yōu)秀學子幾年前還在廚吧店里晃悠。大一時,吳端正自覺學業(yè)輕松,和幾個朋友合伙開了間廚吧,做起了店長,但慢慢地,他的功課也落到了中檔。

    在這時,學院黨總支書記崔良波直接找到吳端正,幫他分析思想癥結(jié)找準規(guī)劃。吳端正領悟很快,果斷關了店,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學業(yè)上。到了大三,他不僅拿到一等獎學金,還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和特長,帶領團隊獲得大學生原創(chuàng)視頻征集大賽全國一等獎。

    實習時,吳端正又遇到了坎兒。是做高薪程序員,還是堅持做“策劃控”?學院和校團委的老師再度攜手幫吳端正定標立向,推薦他去團中央新媒體運營部門實習。

    在崔良波看來,再好的苗子,思想立不住,也會遇到倒伏危險?!白吭教幏健睂λ刭|(zhì)優(yōu)良學生的幫扶就是要在關節(jié)點上,給出關鍵幾招,幫助他們找好支點、糾準方位、立高標桿,穩(wěn)穩(wěn)地邁向卓越之路。

    老教授和他的“陽光”小朋友

    預防醫(yī)學系教授董兆舉向來以治學嚴謹、帶教嚴格出名。在參與精準提升工程時,董兆舉不僅帶“卓越生”,更關注“陽光生”。

    “陽光處方”幫扶的學生一般為心理狀態(tài)或行為方式出現(xiàn)過異常。一般人眼里,“陽光生”不陽光,可在董兆舉眼里,“他們只是被烏云遮擋了眼睛而已”。解困的辦法就是要弄準“云從哪里來,如何拂開去”。

    小南(化名)站在董兆舉眼前時,渾身帶刺,“我沒有錯,都是他們的錯”。小南和同學吵架,和父母頂牛,“懟”是她處理關系的典型方式。深入了解后,董兆舉找到了源頭。小南父母忙于生意,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如意就“打”。小南學會了以暴制暴。

    董兆舉待小南就像朋友,在每個矛盾點上引導小南思考為人之道,把實招擺出來讓她嘗試換個角度處事。心結(jié)打開了,小南學業(yè)上也取得了進步。董兆舉教她學會打電話跟父母分享好消息,“相信我,不打我罵我,我會做得更好”,這一次小南的媽媽沉默了。

    董兆舉說,每個“陽光”學生其實都是一個小環(huán)境,帶著來自家庭、社會教育的各種背景。一名稱職的教師,就要善于摸清這些背景,把思政工作做到根子上。

    “飄一族”帶著理想“軟著陸”

    “提升處方”面對的學生在校園里最常見:人生目標不夠明確、學習動力不夠足、自律能力不夠強……好像“飄一族”,理想懸在半空,生活盯在別處,學業(yè)止于應付。

    如何讓“飄一族”穩(wěn)穩(wěn)著陸,以正確的方式打開青春之旅?學校沒少花心思:要求學生寫承諾書、寫剖析、寫檢討,但這些“硬手段”收效不大。

    近兩年,學校更多地嘗試用“軟著陸”的方式,幫助學生消除思想上的盲點,找準行動上的落點。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新征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給竹子塑形,關鍵靠兩點:成什么形要有明確坐標,同時還要小火慢烤讓竹子感受恰當熱度。”

    他們把學生帶到革命紀念館,一次次了解黨的歷程、英雄的足跡;他們把優(yōu)秀校友請到校園,談青春的困惑與超越;他們組建學生黨務工作室,設立班團建設項目基金,以黨建帶團建,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進行精神凈化“自循環(huán)”……

    精準“處方”提升了學校思政工作整體水平。以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為例,近兩年以思政工作精準提升工程為基點展開的黨員教師“班級導師制”和“學生黨務工作室”品牌獲得省級創(chuàng)新獎和黨建突破項目立項,學生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統(tǒng)計建模大賽一等獎等佳績。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27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