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觀點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號召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同樣應該成為扎根于一代代青年赤子心中的理想與信念。永遠銘記這一政治底色,才能永葆奮斗與擔當?shù)那啻罕旧?,更好發(fā)揚五四精神。
一百年前,偉大的五四運動掀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篇章。一批胸懷遠大理想、矢志救國救民的進步青年成為了這場革命的先鋒,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nèi)容的偉大五四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號召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xù)發(fā)揚五四精神,“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xiàn)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黨對廣大青年的殷切期盼,也是對廣大青年重大的政治囑托。
銘記中國青年奮斗與擔當?shù)恼蔚咨?/STRONG>
一百年來的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生活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青年也必然印刻著不同的時代印記,但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百年發(fā)展,又分明有一條貫穿始終的紅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同樣成為扎根于一代代青年赤子心中的理想與信念,成為激勵中國進步青年成長奮斗的內(nèi)在動力,成為在民族復興道路上追夢筑夢的中國進步青年最濃重的政治底色。
“索我理想之中華,青春之中華!”這是青年學者李大釗在留學歸國后,面對垂暮腐朽的舊中國發(fā)出的青春壯志。1919年2月,李大釗在《新青年》雜志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第一次向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系統(tǒng)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詳盡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于改造世界的革命性作用,極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他充滿熱情地向世人宣示,隨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現(xiàn)在世界改造的機運,已經(jīng)從俄、德諸國閃出了一道曙光”。一個“以勞動為本位,以勞動者為本位”的社會主義社會必然代替“以資本為本位,以資本家為本位”的資本主義社會。李大釗作為“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同時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成為那個時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杰出代表。1927年4月28日,時年38歲的李大釗被反動派殘酷殺害。站在絞刑架下,李大釗發(fā)出了他最后的遺言:“你們可以絞死我李大釗,但絕絞不死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我堅信,未來之中國必是赤旗之世界!”22年后的1949年10月1日,在被李大釗等無數(shù)革命先烈鮮血浸染的土地上,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真的迎來了“風展紅旗如畫”的革命勝利!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边@是青年毛澤東面對看似強大的黑暗舊勢力發(fā)出的仰天長問,也是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里英勇無畏的中國進步青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生動寫照。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熏陶的第一批中國青年共產(chǎn)主義者,胸懷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奮斗,書寫下中國歷史上最壯懷激烈的革命篇章。年輕的毛澤東,投身五四、南湖創(chuàng)黨、安源播火、奔走湘鄉(xiāng)……“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成為一代革命青年的典型代表和永世楷模。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正是開啟這一實踐道路的“指南針”和“方向盤”,正是貫穿于這一實踐過程中永不蛻變的政治底色。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jīng)進入了新時代。歷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給了我們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最好機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yè)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xù)發(fā)揚五四精神,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在本世紀分兩步走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也是當代中國青年理想和奮斗的時代內(nèi)涵。當代中國青年應當具備這樣的政治意識、政治素養(yǎng)、政治覺悟和政治眼光,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以實現(xiàn)民族復興為最大己任,讓青春之花在時代創(chuàng)造的偉業(yè)中光榮綻放!
永葆中國青年奮斗與擔當?shù)那啻罕旧?/STRONG>
1921年7月,當年輕的中國共產(chǎn)黨從南湖的那艘紅船艱難啟航時,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只有27.7歲。從五四運動到中共建黨,歷史將永遠銘記,正是那一代先進的中國青年以一往無悔的青春之力開啟了近代以來中國最偉大的變革歷程。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民族興。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講話中所深刻總結(jié)的:“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青年英雄輩出,中華民族青年英雄輩出?!谖覀凕h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更是青年英雄輩出?!?921年,28歲的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創(chuàng)黨;1927年鄧小平發(fā)動百色起義時年僅23歲;1934年,剛剛21歲的習仲勛當選為陜甘寧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娃娃主席”;張思德、江姐、劉胡蘭、邱少云、黃繼光、雷鋒、王杰、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和神舟團隊……一代代的中國優(yōu)秀青年,充分發(fā)揮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生力軍、突擊隊作用,無數(shù)年輕而光榮的名字永遠地銘刻在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的歷史豐碑上,鮮明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青年在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奮斗之路上勇于擔當?shù)那啻罕旧?/P>
這種青春本色也必然成為未來中國歷史進步的最鮮亮的主色。黨的十九大作出重大戰(zhàn)略部署,到2050年我們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是歷史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呼喚!從現(xiàn)在算起,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實現(xiàn)全面現(xiàn)代化、完成民族復興的目標還有30多年時間,這與當下青年個人奮斗歷程的時間段是完全吻合的。今天20歲左右的年輕人,到那時正值盛年,他們不僅是這個偉大歷程的親歷者、見證者,更是這一偉業(yè)的實踐者和創(chuàng)造者。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必然要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作為最根本的信念和支撐,在個人奮斗與國家命運的融合中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最大幸運,也是當代青年的最大光榮!
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尤其是青年之間的競爭。一代青年擁有怎樣的政治選擇和精神風貌,擁有怎樣的奮斗精神和擔當意識,擁有怎樣的價值追求和本領技能,將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此,新時代中國青年一定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立下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奮斗終身的鴻鵠之志,在青春的奮斗與擔當中充分發(fā)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奮進精神,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自覺養(yǎng)成崇尚學習、敏而善思的內(nèi)在品質(zhì),努力培育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真正養(yǎng)成謙和仁厚、一諾千金的君子風范,始終堅守知行合一、重在踐履的道德追求……使中國青年成為當今世界民族之林中最優(yōu)秀、最有活力、最有進取精神的群體。
激發(fā)中國青年奮斗與擔當?shù)那啻痕`履
理想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擔當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落到實處。新時代中國青年奮斗與擔當?shù)恼蔚咨颓啻罕旧?,終歸要以實實在在的踐履來體現(xiàn)、來實現(xiàn)。五四精神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一代青年真真切切地投身到國家獨立、民族振興的社會實踐中,就是完完全全把個人命運與大眾的利益、與人民的奮斗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
發(fā)揚五四精神,讓奮斗與擔當成為青春的踐履,首先就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這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大話。沒有理想目標的引領,奮斗就失去了方向;而沒有實現(xiàn)理想的堅定信念,擔當就失去了動力。理想就像旗幟,信念就是旗桿,只有在信念的支撐下,理想的旗幟才能高高飄揚。牢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要特別重視歷史對青年的教化作用,引導青年學習黨史國史,學習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學習先輩和英烈的革命史,深刻體悟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和使命蘊含的強大精神指引力,使之成為青年奮斗與擔當?shù)膱詫嵥枷牖A。
發(fā)揚五四精神,讓奮斗與擔當成為青春的踐履,就要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找準自身的位置坐標,明確當下奮斗與擔當?shù)木唧w內(nèi)涵,將其融入學習和生活實踐。每一個有追求有抱負的當代青年,無不渴望自己有一個精彩的人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個青年都有必要清晰定位自己當下的社會角色,認真做好當下的事情,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勤于學習,善于實踐,這樣才能青春無悔,人生無憾。
發(fā)揚五四精神,讓奮斗與擔當成為青春的踐履,就要努力按“知行合一”的要求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政治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和能力修養(yǎng)等。理論修養(yǎng)重點是要學習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政治修養(yǎng)重點是堅定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道德修養(yǎng)重點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能力修養(yǎng)重點是強化自身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努力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不僅政治過硬,而且本領高強。
發(fā)揚五四精神,讓奮斗與擔當成為青春的踐履,還要有堅韌的品格,做好搏擊風浪、戰(zhàn)勝困難的充分思想準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甚至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新時代中國青年一定要不畏艱險、不畏強敵、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贏得勝利!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向明為該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18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