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自由聊天活躍在幼兒一日生活中

    發(fā)布時間:2019-03-31 作者:董賽霞 來源:中國教育報

    《3—6歲兒童學(xué)習(xí)與發(fā)展指南》中關(guān)于語言領(lǐng)域的價值取向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yīng)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

    為了讓教師在一日活動實踐中解讀這些理念的內(nèi)涵,我園組織了“自由聊天”實踐與分享交流活動。

        分享話題一:

        如何理解自由聊天

    【大家說說】

        教師A:餐前的過渡環(huán)節(jié),我組織孩子們逐個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最想說的話,或請大家猜個謎語等,孩子們積極性特別高。

        教師B:我認為這不是自由聊天。老師控制著聊天進程,“自由”在哪里?幼兒之間沒有互動交談,只是個人才藝展示!

        教師C:我們班的自由聊天時間固定在餐前和起床后的過渡環(huán)節(jié),我把孩子們組織好,宣布“現(xiàn)在開始自由聊天”。我們的規(guī)則是:不能離開小椅子,不能太大聲。

        教師D:試想一下我們正在竊竊私語,園長組織我們安靜下來后宣布“現(xiàn)在到了聊天時間,開聊”,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同理我們不必把孩子們弄得鴉雀無聲才宣布“開聊”。在我們班除了集體教育活動、午休、進餐時間外,其他時間孩子們都可以聊天,比如來園后孩子們相互說說路上見聞、餐后議議飯菜味道等。

        教師E:我們班也是這樣。孩子們選擇聊天伙伴,經(jīng)常需要離開座位,只要把椅子歸位就行。他們會有很多話題,常常伴隨著歡聲笑語,甚至摟抱、善意的打鬧等動作。表面看上去亂哄哄,實際上孩子們都在興致勃勃地談?wù)撟约焊信d趣的事。

        【反思及建議】

    自由聊天是孩子們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自選伙伴(同伴或成人)、自選話題進行的對話活動。由于年齡的特點,孩子們的聊天可能會伴隨著動作、游戲、兒歌等活動進行,話題和表達會凸顯跳躍性、隨意性的特點。

    對自由聊天中的自由度我有兩方面的理解。

    一是自由進入。聊天是有感而發(fā)的活動,往往伴隨著正在進行的事情、正在經(jīng)歷的情境,正在醞釀的情緒、正在運轉(zhuǎn)的思維也同步進行,只要把不能聊天的環(huán)節(jié)跟孩子們約定好,如集體教育活動、午休時不能隨意聊,其他時間段孩子們就會自然進入聊天狀態(tài),如見了面聊、游戲中聊、如廁時聊等。

    二是自由進行。要求孩子們正襟危坐顯然不是自由聊天的狀態(tài),他們可以離開座位找好朋友,只要遵守必要的規(guī)則,如不大吵大鬧、不離開活動室等。如果出現(xiàn)了爭議怎么辦?集體討論制定規(guī)則即可。

        分享話題二:

        自由聊天的價值

        【大家說說】

        教師A:自由聊天讓每個孩子都擁有話語權(quán)。我發(fā)現(xiàn)那些在集體活動中很少發(fā)言的孩子,跟他們好朋友在一起也很會聊哦!

        教師B:孩子們在自由聊天中積累了如何深入談話的經(jīng)驗。我們班的晨晨話多,總是打斷別人不停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愿意跟他聊,小家伙挺聰明,受挫了就反思,現(xiàn)在也學(xué)會傾聽別人的聲音了。

        教師C:自由聊天幫助教師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拉近了教師和孩子們的距離。我是個稍顯嚴肅的人,很想融入孩子們,自由聊天讓我有了機會。我經(jīng)常湊在孩子們之間,認真聽他們海闊天空,響應(yīng)他們的想法,我的組織管理能力似乎也加分不少。

        教師D:自由聊天幫助孩子們在朋友圈里表達心聲,宣泄情緒。同伴的聆聽與安慰很多時候就是一劑良藥,讓孩子們的不良情緒歸于平靜。

        【反思及建議】

    自由聊天是實用的交際語言,孩子們在聊天中需要傾聽同伴的聲音,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整理自己的思維,同時組織語言傾訴心事、交流看法,這個過程中自然體驗到了語言交流的樂趣、與人交流的注意事項、語言表達的情緒色彩、交朋友的技能方法等,更重要的是提升與他人自然地、高質(zhì)量地口語互動的能力。

        分享話題三:

        自由聊天需要引導(dǎo)嗎

        【大家說說】

        教師A:不需要。孩子們有自己的話題,教師一引導(dǎo)就打斷了他們的思路,又成了“老師的話題”。

        教師B:別走極端,看情況。如果孩子們談崩了,快要動手了,我們也得出手啊!

        教師C:是,引導(dǎo)要把握好時機。我們班三個女孩聊天時惱了,原因是“她說我不帥”,談話結(jié)束后我組織孩子們討論“漂亮和帥”,化解了她們的矛盾,同時又讓孩子們知道了夸女孩子用“漂亮”、夸男孩子用“帥”。

        教師D:自由聊天也可以給話題。比如結(jié)合新聞里的“到此一游”現(xiàn)象讓孩子們聊聊自己的看法,既是一種表達,又是一種隱性教育,話題還有可能延伸到家庭,引導(dǎo)家長關(guān)注周圍生活對孩子們的影響。

        教師E:聊天后經(jīng)常組織討論有利于聊天話題的深入。如讓孩子們說說“你們剛才聊了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等,可以促使孩子們從對話語言向獨白語言發(fā)展。

        【反思及建議】

    針對“自由聊天是否需要教師介入”的問題,我認為需要,介入的方法包括傾聽、關(guān)注、隱性介入、顯性介入、話題引導(dǎo)、總結(jié)性談話等。

    走進孩子們的聊天圈,他們沉默了,說明你跟他們之間有距離,那么你得做一個忠實而積極的傾聽者。當孩子們不排斥了,你就可以自然享受他們童言稚語的快樂,當然也就或大或小地發(fā)揮著言語的引導(dǎo)作用:孩子們不知道聊什么時,你的提問可以幫他們打開話匣子;孩子們的聊天總是處于淺層次時,你的追問可以深入聊天活動。聊天結(jié)束了,問問孩子們聊什么了,這是一個整理總結(jié)的過程,往往我們的主題活動都是從孩子們的一些熱點話題中生成的。教師在聊天過程中把握好介入的方式和時機,這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思考。

    通過教研,教師在觀點碰撞中不斷反思,自由聊天活動也因此更加生動而豐滿。我們會堅持讓每個孩子都擁有話語權(quán),讓自由聊天活動活躍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校附屬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3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