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客串主持,董卿化身“朗讀者”,接受他及兩位特邀嘉賓——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著名導演賈樟柯的采訪,并在現(xiàn)場朗讀了白巖松所寫的歌詞《長大回家》。她動情朗讀之時,《朗讀者II》主題曲演唱者、著名民謠歌手胡德夫的現(xiàn)場彈唱緩緩而起,仿佛一場豐富完整、動人心弦的《朗讀者》節(jié)目,從電視熒屏走出,來到現(xiàn)場讀者眼前……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共同主辦的“《朗讀者II》特別專場暨新書發(fā)布會”在京舉行,用一場美好的“遇見”,開啟了2019年和廣大讀者的相遇與相知。
《朗讀者II》全書共收錄62位朗讀者的深度訪談,這些朗讀者比第一季更具稀缺性和代表性,其中有三類人群格外引人矚目:以賈平凹、余華為代表的作家群,以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物理學家潘建偉為代表的科學家群,以96歲的“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代表的老人群。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領域頗具代表性的普通人作為朗讀者出現(xiàn),他們的故事也格外動人。
從2018年8月收官,到2019年1月出版同名書籍?!八芟衲戏降乃荆荒暧袃纱问斋@的季節(jié)。”董卿說,“其實細想,做節(jié)目的過程跟種地的過程也差不了多少。我們從頭一年的冬天就要開始選種子,像薛其坤校長、賈樟柯導演,這都是優(yōu)質(zhì)種子,他們能夠保證我們的收成。只不過種子是稀缺資源,有時候不太好請?!?/P>
但董卿回想起來很幸福:“當賈導站起來輕聲細語地說‘我好像很久沒有這樣敞開心扉了’,當畢飛宇說‘兩個多小時了嗎?我覺得我只說了20分鐘啊’,當張彌曼院士走的時候握著我的手說‘董卿,這個過程太愉快了’,我覺得很值得。這就像你彎腰屈膝弓背很長時間,臉朝土地背朝天,手腳發(fā)軟,終于抬起頭看到一片秧苗綠油油時的那種喜悅。你覺得它們活了,未來觀眾就有的吃了。可能也是因為這份誠懇、勤奮和踏實,我們的確邀請到很多平時幾乎在其他文藝節(jié)目當中難得一見的面孔,很多被媒體評論為中國各個領域金字塔尖的‘無價’面孔來到我們的節(jié)目當中?!?/P>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回憶2017年受董卿之邀參與《朗讀者》節(jié)目時的情景,她說自己年紀很大了,本來不接受媒體采訪和活動,但聽到約她去吟誦,就去了。在她心目之中,吟誦是詩歌生命里邊最重要的一部分,古人作詩大都是伴隨著吟誦寫出來的?,F(xiàn)在的青年人找不到一扇進去的門,所以她一輩子不辭勞苦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都能走進去。在葉嘉瑩看來,“《朗讀者》在扮演一個開門人的角色,它借由朗讀的魅力來推廣閱讀,將最有生命力的文字普及于社會,將普通的讀者都接引到最美好、動人的文學里面來。”
作為《朗讀者II》圖書主編,董卿說:“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朗讀者》從影像變?yōu)闀?。其實每次我自己捧到書的時候,心里都會充滿感恩。書本身是一個更雋永、更安靜,并且更個人、更私密的空間。我希望文字的光能夠照到更多黑暗的角落,能夠照亮更多并不容易的前行的腳步?!?/P>
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yǎng)人生,文字背后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独首x者Ⅱ》一書以節(jié)目為基礎,并新增“走進朗讀亭”和“導演手記”板塊。在600天內(nèi),近5萬人次走進朗讀亭,留下了4000小時的朗讀素材,“走進朗讀亭”收入了普通人的真情朗讀,“導演手記”則展現(xiàn)了臺前幕后不為人知的故事,為我們更深入、更直接地了解朗讀者提供了良好的閱讀補充。
什么是初心?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它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又仿佛站在零的起點,慢慢綿延成很長很長的道路,到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所謂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夢想當中,離自己本心最近的那顆心。隨著《朗讀者Ⅱ》節(jié)目的收官,今年又將迎來新一季的開始,董卿深情表白:“謝謝每一位來到《朗讀者》節(jié)目的嘉賓,謝謝每一位走進朗讀亭的熱心觀眾,謝謝每一位坐在電視機前,或者坐在電腦屏前,或者拿著手機看我們節(jié)目的觀眾,也謝謝未來每一位手捧《朗讀者》書籍的讀者,其實你們的參與無形當中讓你們也變成了傳播者?!?/P>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28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