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校長觀察

    學校的生長

    發(fā)布時間:2019-04-30 作者:李青青 來源:中國教師報

    學校的生長是校長、教師和學生成長的印記,猶如數(shù)軸線上記錄的N個點,匯集了一條向前延伸的線,無限生長。學校的生長是管理的生長,是年輪,是歲月。

    我堅信學校是生長起來的,這塊泥土就是學校所處的環(huán)境、途經(jīng)的歷史、造就的文化。校長有責任讓一所學校生長得更科學、更迅速、更陽光。

    無論是北京城里擁有著深厚辦學底蘊和完整規(guī)劃建設的學校,還是上海城里精致小巧寸土寸金的學校;無論是國際范兒、高大上的學校,還是那些大山里的農(nóng)村學校、教學點,校長都要在思考中實踐,陪伴學校的生長。

    客觀地說,學校的生長是現(xiàn)實的,要受到環(huán)境地域、硬件水平、師資起點的制約。但校長的主觀能動性卻能體現(xiàn)在辦學過程中:對學校要客觀分析,把握發(fā)展優(yōu)勢和契機,激發(fā)教師認同感,依靠團隊力量走出學校獨有的發(fā)展之路。

    校長要了解學校

    大多數(shù)校長是從普通教師成長起來的,學校就是校長的課堂。結(jié)合成長經(jīng)歷,我覺得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課堂面對學生,目標是促進學生成長;第二個階段,課堂面對教師,目標是促進教師成長;第三個階段,課堂面對學校,目標是促進學校發(fā)展。

    學校是校長的課堂,只是教室從一個班級變成一所學校,從一班的學生到帶領幾百名教師。作為校長要弄清一所學校的歷史起點和文化,了解教師專業(yè)需求和發(fā)展方向,懂得學生需求和兒童心理,感受家庭教育需求,還要充分把握學校周圍的辦學資源,包括與兄弟學校的交流融洽程度。這些都是辦學過程中校長要梳理并深入研究和實踐的內(nèi)容。

    校長要了解教師

    校長的課堂里,人的發(fā)展永遠是學校生長的主旋律。辦一所讓人全面發(fā)展的學校是我們的目標,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呵護。

    在校長眼里,教師是第一位的,沒有教師的全面發(fā)展,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成長。教師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力量,“一所名校,不在大樓,而在大師”。

    對教師成長愿景和發(fā)展瓶頸的診斷,促使我們在全面了解教師的基礎上拿出更準確的方案。“讀書論壇”“教師講堂”“素養(yǎng)大賽”往往是學校教師發(fā)展的助力器,讓教師馳騁在“教學研究”“課題研究”的道路上,讓他們的羽翼更加豐滿。

    在行動里印證,在質(zhì)疑中思考,因為標準不是制定出來的,而是在執(zhí)行力中養(yǎng)成的。教師成長需要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精神,還需要專業(yè)交往。這樣的交往猶如走萬里路,與讀萬卷書交相輝映。與名師交朋友,與教育專家對話,與教育媒體人交流,對事物和人物立體、真實地了解,要比書本上讀來的理論更有溫度。

    校長要了解孩子

    小學是人生重要的階段,孩子的身心均在迅速成長,學校經(jīng)歷是他們?nèi)松闹匾w驗,因此校長應該思考的是,他們在這一步走得穩(wěn)不穩(wěn),而不是走得快不快。

    在這個時期,道德和“三觀”的建立是生命底色,為孩子一生奠定堅實基礎。教師和家長都要關注、用心,讓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堅定讀書信念,激發(fā)學習動機。

    在這個時期,讓孩子保持對生活的未知好奇,遠比你告訴孩子答案更重要。保持好奇心的孩子,會對學習乃至生活終身有興趣。我們不要少年老成,我們要孩子即使到老也要有一顆好奇心。有了這些,孩子才能夠?qū)ψx書有興趣、有動力,這才是學習之本。

    在這個時期,身體健康比學習成績重要。因為孩子身體還沒有長成,所以需要充足睡眠、合理鍛煉,養(yǎng)成運動的好習慣。讓孩子的肺活量大一些,心臟功能強一些,肌肉組群有力一些,個子能長高一些,跑跳能力強一些……這些遠比成績重要得多。

    在這個時期,勞動實踐與書本上的知識同等重要。多帶孩子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再讓他們回到教室里和書本上去體驗、去感受。學習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讓學習回歸本來的樣子,讓學校有自己本來的模樣。

    在這個時期,有許多事情更重要。這些看似與小升初無關,與中考無關,與高考無關,但是卻與人的成長息息相關,需要我們靜心關注、精心呵護,切莫在“拔節(jié)孕穗期”就“揠苗助長”“催花掛果”。

    校長要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很關鍵。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我們就不懂得有效施策,不了解自己的劣勢,我們就不懂得彌補和學習。

    我是洛陽第一師范學校畢業(yè)的,起始學歷是我的軟肋,只有用讀書學習、傾聽寫作、理性思考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一路走來,進修??啤⒈究?、研究生,后來竟然成為北京師范大學的訪問學者,跟著導師一起做研究,跟隨導師一路成長。漸漸地,我對自己有了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全面的認識,也能更好地給自己定位,規(guī)劃學校發(fā)展,把握實際,創(chuàng)造學校未來和尋找未知自己。

    學校的生長是校長、教師和學生成長的印記,猶如數(shù)軸線上記錄的N個點,匯集了一條向前延伸的線,無限生長。

    學校的生長是管理的生長,是制度的創(chuàng)新,是課程的構(gòu)建,是課堂的實踐,是年輪,是歲月。

    我始終堅信,校長是實踐者,不是理論家。學校文化是行動出來的,不是改造出來的,是實踐出來的,不是評論出來的,是在原有起點上規(guī)范與整合出來的,是在勇敢往前走的每一步里開拓出來的。

    當學校的生長成為印記,就印在了學生心里、教師行動里、校長夢想里。

    (作者系河南省洛陽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校長)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1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