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經(jīng)寫定,便斷不可改,這種妙手天成的狀態(tài),是一種創(chuàng)作理想,也是許多作家的心愿。就一般情況而言,則是文章改定稿和初稿判若云泥,前者比后者更加出彩。據(jù)《唐才子傳》記載:“齊己攜詩卷來袁謁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仍唬骸當?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翰挥X投拜,曰:‘我一字師也?!狈吨傺汀秶老壬籼糜洝烦踉啤跋壬?,山高水長”,后來改“德”字為“風”字,被贊為“改死為活”。
這些修改成功的案例,強化了人們文章越改越好的心理定式。殊不知真實情況并非如此,越改越糟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
袁枚曾在《隨園詩話》中多次談到王安石改詩之事:“荊公古文,直逼昌黎,宋人不敢望其肩項,若論詩則終身在門外。尤可笑者,改杜少陵‘天闕象緯逼’為‘天閱象緯逼’,改王摩詰‘山中一夜雨’為‘一半雨’,改‘把君詩過日’為‘過目’,‘關山同一照’為‘同一點’,皆是點金成鐵手段。”諸如此類的修改,在袁枚看來簡直是化神奇為腐朽,所以他很不客氣地作出定性評價:“王荊公論詩,開口便錯?!?/p>
袁枚對這種點金成鐵的修改不能容忍,對自己也嚴于解剖。他說:“余引泉過水西亭,作五律。起句云‘水是悠悠者,招之入戶流’,隔數(shù)年,改為‘水澹真吾友,招之入戶流’??啄舷讲娫唬骸蠊し醋?,以實易虛,大不如原本矣!’余憬然自悔,仍用前句?!痹恫坏搼讶艄龋⑶疫M一步聯(lián)想到自己“四十年來,將詩改好者固多,改壞者定復不少”。文人多喜歡被神話為妙手天成,對于文章修改之事往往諱莫如深,更遑論坦承越改越糟了。袁枚承認自己越改越糟的事實,無異于冒天下之大不韙,但這不僅無損于他的形象,反而凸顯了他的可愛和真誠。
把文章越改越糟這種事,不只發(fā)生在古人身上,現(xiàn)代人也難以幸免。汪曾祺在《星斗其人,赤子其文》一文中說,沈從文“愛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頭地腳頁邊,都是修改的字跡,蜘蛛網(wǎng)似的,這里牽出一條,那里牽出一條。作品發(fā)表了,改。成書了,改??吹阶约旱奈恼拢傄?。有時改了多次,反而不如原來的,以至三姐后來不許他改了”。
劉勰曾在《文心雕龍》中說“改章難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充分表明了修改文章頗不容易。修改別人的文章,有可能郢書燕說,有可能才力不逮,加上缺乏作者當時的體會和感受,往往吃力不討好。即使修改自己的文章,由于興會已過,當時微妙的感發(fā)業(yè)已模糊,所以心機窒礙,以致陷入“富于萬篇,窘于一字”的困境。
文章越改越糟自有其內(nèi)在的原因,這里不是要否定文章修改的必要性,而是通過古今文人的實例說明——文章修改須謹慎。
(作者單位系貴州財經(jīng)大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03日第1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