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發(fā)布時間:2019-03-06 作者:王珺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5  湯守仁 林多娜(彝族) 95×80×70cm 鑄銅 1978.jpg

    湯守仁 林多娜(彝族) 95×80×70cm 鑄銅 1978

    7  吳為山 大草原(蒙古族) 113×64×121cm 樹脂著色 2019.jpg

    吳為山 大草原(蒙古族) 113×64×121cm 樹脂著色 2019

    11  彭漢欽 怒族姑娘(怒族) 40×35×30cm 樹脂 2018.jpg

    彭漢欽 怒族姑娘(怒族) 40×35×30cm 樹脂 2018

    14  馮國豪 三月三(苗族)106×26×80cm 鑄銅 2008.jpg

    馮國豪 三月三(苗族)106×26×80cm 鑄銅 2008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珺)由中國美術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美術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民族題材歷來是美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領域,民族題材也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雕塑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容,為展現我國56個民族的特色文化,彰顯民族題材雕塑藝術的文化魅力,該展以贊頌民族大團結為主題,首次以雕塑藝術全面反映中國各民族的民族歷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風俗與友好關系,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向上的精神氣象,呈現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就中國藝術精神而言,中國藝術史總結的重要審美特征幾乎均可在各民族藝術傳統(tǒng)中發(fā)現傳承脈絡與驗證實例?!爸挥忻褡宓牟攀鞘澜绲摹?,說的是各民族形成的個性文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正是這種特質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性質決定了每個民族的文化形態(tài)都有其價值。當然,在實踐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也具有其共性和普遍規(guī)律,普遍性、共性與特性、個性相互間的辯證關系形成了文化無窮的魅力。在21世紀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中,世界各國的文化邊界正在趨于互滲、交融。具備民族性的藝術,才具有鮮活、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才會為世界其他民族所重。

    2016年1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2016中國美術館賀歲大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以及2017年9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首屆全國雕塑作品大展”是主辦“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的重要基礎。本次展覽共征集作品600余件,經專家委員會初評、復評,有220余件作品入選,它們與中國美術館館藏的部分民族題材雕塑一起,為全國人民奉上這場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盛宴。展覽分為《民族團結》和《各民族風采》兩大篇章。第一篇章《民族團結》中的作品展示于中國美術館1號圓廳,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征等形式語言展現各民族同舟共濟、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喜慶與喜悅,自信與自豪;第二篇章《各民族風采》全面反映56個民族的不同風采與鮮明特性,200余件雕塑分列一層10個展廳,體現56個民族團結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響新時代的文化強音,為此次展覽的展陳亮點。

    展覽將展出至3月24日。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