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蘭韻猶存寄相思

    發(fā)布時間:2025-10-31 作者:管雪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今年建軍節(jié),多年好友——胡姨的兒子給我發(fā)來一張照片:那盆父母生前贈予胡姨的蘭花,悄然綻放了10朵,粉紅的六角花瓣似一群素衣舞者的裙衣,還有許多待放花苞,在和風中輕盈搖曳。

      我凝視著屏幕中的花影,瞬時淚眼蒙眬,心頭泛起陣陣漣漪——父母陸續(xù)離開我已有十多年,而這盆跨越了近二十個春秋的普通蘭花,恰似一捧被時光窖藏的溫馨月光,在歲月褶皺里頑強而無聲地舒展著清淺的芳香——那輕柔的舒展,似有父母未散的余溫,有胡姨十多年來的精心呵護,更有一代人用年輪與風骨,在時光深處釀出的永不褪色的生命回甘。

      父親生于1926年,是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的老軍人。母親生于1936年,比胡姨小兩歲,和她算是老姊妹。胡姨15歲(1949年9月)入伍,是一名文藝兵。部隊6年,她以軍營為舞臺,用歌聲與舞蹈撫慰戰(zhàn)士的心;風霜路上,她以文藝為刀,劈開困頓,也以柔情銘記軍魂——直至退休,我時任編輯的報紙副刊版面上,也會時常登載胡姨作為一名文藝老兵的詩歌散文。各自隨子女來南國安享晚年后,三位老人時常相聚,軍旅往事是他們永恒的談資:父親講述烽火硝煙中的生死抉擇,胡姨回憶用文藝鼓舞士氣的點滴,而母親則永遠是虔誠的聽眾。他們的對話里,總浸著一種樸素的堅韌與純粹,仿佛那些風霜歲月磨礪,早已化作各自生命里的日常煙火。

      記得那年胡姨來訪,臨別時,父母特意從陽臺選了這盆相伴多年的蘭花相贈,說它“如君子,清而不傲,韌而不折,年年有花,十分討喜”。胡姨捧著花,眉眼含笑,自此悉心照料,年年7月,蘭花如約盛開。

      今年,也許是南國天氣相助,花期剛好趕在“八一”建軍節(jié)當天。照片發(fā)至朋友群,眾人競猜花朵數(shù)量:有人說十一朵,有人說十二、十六朵——原來,他們將尚未綻放的花骨朵也算入其中了!我感受著群里熱烈的討論,眼眶再次悄然濕潤——若二老尚在,定會與胡姨相視而笑:“好花知時節(jié),特意趕在這盛世的建軍節(jié)報喜呢!”如今,父母音容已杳,而他們親手栽培的這盆蘭花,則在歲月深處替他們感知盛世美好,向他們傳遞兒女們的揪心思念。

      蘭韻猶存的時節(jié),“九三”大閱兵如期而至。電視屏幕上,軍陣如鋼鐵洪流,鏗鏘步伐撼天動地。模糊淚眼中,浮現(xiàn)起父親僅存于世的那張攝于朝鮮戰(zhàn)場的老照片:他身著戎裝,昂首遠眺前方。胡姨也曾向我們展示過她的軍旅照片:泛黃的相紙里,少女的她笑靨如花,英姿颯爽,眉宇間盡顯那個時代的朝氣。他們那一代人,以血肉筑起長城,用信仰澆灌山河。而今,閱兵場上新銳的裝備、昂揚的軍魂,不正是他們當年青春守護而來的盛世圖景?

      蘭韻存處,歲月如歌。胡姨今年91歲高齡了,仍堅持讀書看報,還不時參加我們晚輩的聚會,愿她老人家康泰如蘭,歲歲常安;愿盛世長存,不負前輩熱血;愿父母之靈,在蘭韻與國運交織的永恒里,長眠青山。

      這盆我至今也說不清是何品種的蘭花,不僅是記憶的容器,更是時光的碑銘——它無聲訴說著:軍人的風骨,從未凋零;而盛世之花,必將永遠綻放在他們守護過的土地之上。

      (作者系廣東省佛山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31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