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專精和博通體現人才辯證法

    發(fā)布時間:2025-03-06 作者:王義遒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這一部署是應對世界百年變局、推動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30余年前,我國高等教育界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時候,已經將對大學生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同時對文科學生加強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列為這項工作的主要內容,目的在于糾正文理工分科、專業(yè)設置過窄、單純專業(yè)教育觀念突出及功利導向過重的弊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而“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進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中,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作出的重要舉措。

      實現科技革命和產業(yè)升級轉型,需要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依靠科技人員的創(chuàng)新,而人才靠教育培養(yǎng)。所以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教育居首位。

      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任務不同,因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也有所不同,當今高校實際上都在按照專業(yè)分門別類地進行教育。隨著社會發(fā)展,學科領域和專業(yè)分野越細。自近代以來,世上鮮見真正各行各業(yè)都通的“通才”,但凡取得非凡業(yè)績的,都能夠與其他領域進行交叉。這種專精與博通的矛盾統一,就是人才的辯證法。這也就是我們過去已經認識到的整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優(yōu)勢。現在,“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的部署,要求兩者相互協調、彼此配合、同頻共振,造就能夠尊重和理解自己、他人、社群、國家、人類和自然,并積極與之共處、作出貢獻的人。有了尊重和理解,我們才能建設偉大強國,實現民族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高等教育實踐中,如何實現兩種不同教育的“協同”?一是在課程設置中根據通識教育的精神,分別對文理工等專業(yè)適當設置一些專業(yè)課程所缺的科技或人文的補充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找出關鍵,取得判斷是非、正誤、優(yōu)劣和明察秋毫、遠矚前景的“智慧”。二是在組織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活動中,熏陶、鍛煉互相溝通、彼此尊重和理解的態(tài)度、能力。三是在各種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運用當代科技新工具、新手段,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志趣和意識。四是建設優(yōu)秀的校園環(huán)境??捎谩拔摹⒀?、序、活”四字來要求和形容優(yōu)秀的大學人文環(huán)境?!拔摹笔侵复髮W要充滿文化氣息;“雅”是指高雅的風尚,沒有粗俗的做派;“序”是指校園有秩序、辦事有規(guī)則,井井有條;“活”是指青春活潑、朝氣蓬勃,能發(fā)揮個性潛力,各種才能都有發(fā)展空間。五是建設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這是最重要的。教師要科技和人文精神兼?zhèn)?,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努力帶出一批有真才實學、勇于和善于創(chuàng)新的學生。

     ?。ㄗ髡呦当本┐髮W原常務副校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06日 第0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