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積極引導學生在服務集體中獲得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2-09-14 作者:劉麗君 來源:中國教育報

    51個娃設53個班干部崗位,“飲水機長”“走廊廊長”“桌長”……最近四川一位小學班主任的做法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為此點贊,認為教師用心良苦,也有人認為值得商榷,擔心會在學生心中形成“官本位”思想。

    顯然,人人有崗滿足了學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51個娃設53個班干部崗位,也就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崗位。學生會怎么想呢?小學生大部分都會覺得開心、自豪、有成就感,感覺到我被看見、我有價值、我很重要。從這個角度看,這件事情就是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為這滿足了學生成長的需要。

    人人有崗滿足了學生的社交需求和成長需求。這些崗位為學生提供了生活經驗,成為了他們認識自己和他人的一種媒介。在承擔這些崗位職責的時候,學生需要與他人溝通交流、合作互商,還要學會寬容、妥協、公平、負責任,學會替別人著想,學會尊重與配合,學會分享與共贏,培養(yǎng)處理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處理矛盾的能力。在這些不同的服務崗位上,學生能有一個機會去發(fā)現與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不喜歡的東西,不斷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自己和集體、自己和他人的關系。

    人人有崗滿足了學生的歸屬需求。每個學生一個崗位,這正好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了解和參與班級事務,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積極進行自我管理,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每個學生都承擔一份責任,班級的成績與每一個學生緊密相關,班級取得的成績又會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這就讓學生成為班級中的主體和主人,讓學生更有歸屬感,更有主人翁意識,更有責任心,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班級文化,讓學生產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讓教室成為學生幸福生活的家園,班級組織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動力源。

    人人有崗滿足了學生的安全需求。每名學生都有一個崗位,有自己的“責任田”,也就是每個學生都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雙重身份,都擁有平等的領導與被領導的機會,這就平衡了每一個學生由于是否在班級擔任職位而造成的差異性,保證了教室里的公正性,讓學生更有安全感、公平感和平等感。

    面對公眾的擔心,當然也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點。要做好觀念引導。老師和家長要達成一致的教育理念,進行家校合育,不要把社會上的一套規(guī)則帶入學生的教育,而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班干部本來就不是官,而是服務者,人人都是班干部,并不是讓人人都當官,而是讓每一名學生服務班級,職務沒有大小、貴賤之分,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最棒的,就是為班級作貢獻。

    要加強學生分析和崗位設計。老師應該了解和研究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可能和需要,設計適合他們的崗位,讓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崗位上,引導他們的個性獲得積極自主的發(fā)展,使每個學生在班集體中都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要加強過程管理。成人對兒童的“發(fā)現”和“引導”至關重要,教師和家長要教給他們工作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使班級快速地走上正常的運行軌道,提升問題解決、協商合作、溝通交流的能力,樹立學生的責任意識,提升其領導力,從而在推進社會化過程中,培養(yǎng)起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要加強實施設計。可以實行輪崗制,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崗位,了解不同崗位的職責、有趣的地方和難處,培養(yǎng)能上能下、贏得起也輸得起的成長性思維和能力,同時也提高其同理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qū)玉泉小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14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