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2月,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研制家庭教育“應知應會”宣傳語,并于近日推出。5月9日至15日,我們迎來了第一個家庭教育宣傳周。
家庭教育促進法雖然只有六章五十五條、不到6000個字,卻規(guī)范了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政府的主導責任和社會的協(xié)同責任,并規(guī)范和明確了家庭教育的任務、內容、方法、特點和規(guī)律。與其說這是一部規(guī)范家庭教育行為的法律,毋寧說是一部科學育兒的指導書。家庭教育“應知應會”宣傳語,就是要講好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微言大義。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父母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法定義務。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會愛孩子是一門科學。做好家庭教育,家長要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科學知識,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品德教育。家庭教育說到底是在家庭生活中教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這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責任和使命。家庭教育促進法規(guī)定了家庭教育要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yǎng)、行為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要回歸育人本位,避免功利化、短視化,不能讓過度應試傷害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出了問題,孩子的一切學習成果都等于零。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知行合一是人才成長的根本規(guī)律。生活是兒童的智慧之源。兒童通過生活感知外部世界、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是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也是自己去悟道理的過程。這個“覺”和“悟”的過程,就是兒童智慧發(fā)展的真實過程。當今時代,人類教育面臨兩個挑戰(zhàn),一是兒童的知識學習過度,二是兒童的生活學習貧乏。這兩個挑戰(zhàn)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當今時代的兒童,既不缺乏學習知識的機會,更不缺乏學習的資源,他們缺乏的是生活和實踐。在技術革命之下,兒童的知識學習可以加速,但兒童的情感學習和社會性成熟卻離不開生活的磨礪,是無法加速的。讓兒童參與積極向上的家庭生活,能為兒童的學科學習提供經驗支持。兒童在學校教育中接受大量學科概念、知識,其理解、貫通、內化往往需要生活經驗做基礎。兒童參與家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兒童應成為家庭生活的參與者、主動建構者,家庭新生活的重要創(chuàng)造者。
家庭教育要遵循自身的特點。家庭教育有三個重要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潛移默化,家庭教育是環(huán)境熏陶的教育,是在良好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的教育;第二個特點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是在生活當中進行的教育,脫離了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個特點是相機而教,家庭教育不僅是在家庭生活當中實施,而且是在家庭生活喚醒了孩子成長意識的時候相機引導。身教重于言教,美好家庭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想回歸家庭本位,最根本的是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人,要在美好家庭建設上下功夫,要讓家庭生活始終充滿關懷、溫馨、溫暖,洋溢著愛、付出、支持,始終讓兒童感受到安全、向上和力量。
家庭教育需要與學校教育協(xié)同育人。只有學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動,兒童才能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家校在教育理念上要協(xié)同。關于什么是好的教育,如何讓每個兒童享受良好的教育,家庭學校之間亟須凝聚教育共識。家校在教育方式上要協(xié)同。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從理念到行為往往居高臨下,今天的廣大家長必須善于調整家庭關系、轉變教育角色,要摒棄強迫意識和強制行為,堅持平等協(xié)商、示范引領和啟發(fā)誘導。家校在學業(yè)安排上要協(xié)同。家長、老師、孩子要主動相互協(xié)商、友好溝通。在“雙減”背景下,一方面要指導孩子科學選擇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課程,另一方面要科學安排孩子的家庭教育任務。切忌出現學校下午增加了課后服務,孩子晚上培訓班卻一個也不少,結果導致孩子負擔越來越重。家校在習慣養(yǎng)成上要協(xié)同。家長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包括按時作息、惜時守時、認真學習等習慣。家校在親子教育上要協(xié)同。良好的溝通、最好的陪伴都是在有意義的親子活動中實現的。廣大家長要努力擠出時間與孩子一起勞動、讀書、旅游、運動、看電影、參觀博物館、做公益活動、做小科學實驗、清潔環(huán)境等,在這些有益的體驗中與孩子培養(yǎng)感情、共同成長。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1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