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國,更需要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希望你們繼續(xù)帶頭拼、加油干,為建設體育強國多作貢獻,為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019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體育大學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全體學生的回信中深情囑托。
“‘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既是對北體大歷史貢獻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新時代中國體育人應承擔更多使命責任的新期許?!弊x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曹衛(wèi)東深感自豪,也更覺責任重大。
參與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盛典,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一年來,北體人如何擔起時代重擔?
用成績和行動做表率
2019年9月30日,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學生劉虹奪得多哈田徑世錦賽20公里競走冠軍,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北體人的一份禮物。
這位在女兒一歲半時艱難復出的32歲老將說:“我心潮澎湃,也深受鼓舞。我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不懈努力,爭取在東京奧運會再創(chuàng)輝煌,為國家爭光,為民族添彩,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另一位冠軍班成員也早已爛熟于心。平昌冬奧會冠軍武大靖說:“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也不僅僅是運動隊伍,我們每一次都是代表祖國出戰(zhàn)。作為運動員必須全力以赴,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擔負起肩上的使命與責任?!?/P>
冠軍班的運動健兒們用成績和行動做出了表率,而帶頭拼的不僅是他們。
2019年9月22日,在巴庫落幕的國際體聯(lián)2019年藝術體操世界錦標賽上,北京體育大學教師孫丹帶領6名運動員組成的中國藝術體操隊集體隊,獲得集體全能第七名,這是近6年來最好的成績,成功拿到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這背后是身負“重擔千鈞”的努力。孫丹于2018年11月接手了重組的國家隊后,與隊員們吃了一個冬天的盒飯,幾乎所有時間都泡在訓練館里,用常人難以想象的高強度訓練,為這支本來入圍東京奧運會希望渺茫的隊伍換得為國爭光的入場券?,F(xiàn)在,她們依然堅持每天訓練10小時,全年無休。
“藝術體操這個項目就是在北體大發(fā)展起來的,國家隊基地就設在北京體育大學。我是北體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感到自豪,為體育強國奮勇拼搏就是我的堅守?!睂O丹說。
“使命在肩、奮斗有我”是北體人的精神。這種精神力量體現(xiàn)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80名北體學子驚艷全球的“北京8分鐘”表演里;體現(xiàn)在70周年國慶群眾游行“青春萬歲”方陣北體學子的蓬勃朝氣里;還體現(xiàn)在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學生的人生抉擇中,他們不少人從競技體育領域的冠軍,到全民健身的推廣者,身份在變,但是初心不變,使命不變,奮斗精神不變?!斑@些使命和奮斗構成了北體大全面參與體育強國事業(yè)、培養(yǎng)全國體育事業(yè)領軍人才的接力賽?!辈苄l(wèi)東說。
勇敢加入戰(zhàn)疫隊伍
疫情之下,冠軍班、北體人加入戰(zhàn)疫隊伍,肩抗使命,勇立潮頭。
“加油,希望在前方,待疫情結束,北體相遇,你我仍是白衣飄飄、體魄強健、飽讀詩書的少年?!?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學生、北京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冠軍楊伊琳在與學校湖北師生視頻連線時為他們加油。
花樣滑冰名將、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教師張昊參與制作學校公益網絡親子運動課程;學校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共同錄制武漢加油視頻;冠軍班致信新冠肺炎康復青少年,鼓勵他們“讓運動成為習慣,讓青春更加精彩”……
北體大國際體育組織學院2016級本科生胡婧怡說:“各位冠軍向我們詮釋了體育魂在困難面前披荊向前的獨特魅力,讓我們看見了體育人不屈不撓的執(zhí)著氣概,堅定了全體師生迎難而上、逆風而行的決心和魄力?!?/P>
截至3月25日,北京體育大學在多家直播平臺上推出居家健身內容36次,制作發(fā)布240條短視頻,點擊量、閱讀量累積近4億;推廣了“全民跳繩挑戰(zhàn)”和“‘舞’所畏懼在云端”兩個線上群眾性賽事,引領科學健康風尚。
未來,北體人如何前行
2018級研究生冠軍班學生、田徑世錦賽冠軍鞏立姣道出了運動健兒的心聲:“備戰(zhàn)奧運會的腳步一刻也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我一定發(fā)揚‘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扎實訓練,以優(yōu)異成果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P>
2019級研究生冠軍班學生、拳擊世界冠軍教練員李勇志則堅定地表示:“作為冠軍班學生,我會發(fā)揚冠軍精神,做好本職工作,堅持抓好備戰(zhàn)工作,堅持做好訓練,認真完成每一堂課,練好每一個動作?!?/P>
曹衛(wèi)東也作出了規(guī)劃:“我們將繼續(xù)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對標黨和國家體育、教育和健康三大事業(yè),做體育強國建設的領跑者、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力軍、健康中國建設的排頭兵。要舉全校之力,深化研究生冠軍班培養(yǎng)模式改革,開設本科生冠軍班、‘一帶一路’冠軍班,建設‘體育+’和‘+體育’跨學科高端人才復合化培養(yǎng)體系,以育人實效更多地為體育強國作貢獻、為社會傳遞正能量。聚焦奧運備戰(zhàn),聚焦全民健身,聚焦體育產業(yè)發(fā)展,為建設體育強國作出北體人應該有的貢獻?!?/P>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8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