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從教50余載,創(chuàng)立“和合學”,他長期關注人類的終極命運

    張立文:以中國哲學解當世之問

    發(fā)布時間:2019-06-06 作者: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日前,在約定的時間,記者一行來到中國人民大學教師居住區(qū)拜訪著名哲學家張立文。這位84歲的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親自開門,精神矍鑠,笑容滿面。室內(nèi),陽光透過窗子灑在地板上,書架上堆滿了書。

    從教50多年來,張立文在中國哲學中為大眾探尋人性與自我,他以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深厚理解,試圖建構起化解人類世界五大沖突與危機的“和合學”哲學體系,以中國哲學解當世之問。

    “哲學給了我廣闊思考的天地”

    張立文的人生貫穿了20世紀中國革命與改革兩大歷史進程。

    1935年出生的張立文,1950年參加工作,經(jīng)歷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歷次政治運動,這一系列運動使張立文開始反思:“歷史是誰創(chuàng)造的?”“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種追根究底的個性,使初中畢業(yè)的張立文看了很多哲學書,開始對哲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

    1956年是張立文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這一年,黨中央發(fā)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在職干部可以考大學。而此時,21歲的張立文已經(jīng)在浙江工作了6年。

    過早的工作,使他深深體會到知識的貧乏,“雖然參加過土改和互助組、合作社,與貧下中農(nóng)生活在一起,后來組織統(tǒng)購統(tǒng)銷,接觸面也還算廣泛,但我心里老想追求更多知識,提高自己的水平?!痹谡叩墓奈柘?,張立文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高考。

    當時建校不久的中國人民大學,是張立文向往的學校。他認識的一位計劃科原科長1955年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計劃系后,經(jīng)常給他寫信,描述人民大學這所新中國第一所新型大學的種種活潑氣象。

    張立文從他的介紹中對人民大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人民大學當時屬于提前招生,如果落榜,還可以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

    1956年7月,全國統(tǒng)考前,張立文來到杭州參加人民大學的單獨招生考試,考完就趕回溫州,抓緊復習準備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結(jié)果在全國統(tǒng)考前兩天,《浙江日報》刊登了錄取名單,張立文以杭州考區(qū)歷史方向的較好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革命史專業(yè)錄取。

    張立文興奮不已,“多年的學習愿望終于可以實現(xiàn)了?!?/P>

    在人民大學歷史系,張立文接觸到很多哲學的內(nèi)容,看了很多介紹哲學原理和哲學史的書籍。畢業(yè)分配時,張立文留校任教,由于有歷史研究的背景,他選擇主攻中國哲學。

    “哲學是思考人生價值的學問,思考的是人該怎么活的大問題,進入哲學領域,給了我一個廣闊思考的天地。”張立文很慶幸,哲學使他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新境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大大提升?!?/P>

    “學術生命從改革開放開始”

    張立文初入學界時,政治運動不斷,當時的哲學研究也遵照斗爭的邏輯,“唯物代表進步,唯心代表落后。有人認為老子代表小農(nóng)階級,是唯物的、進步的,有人則認為老子代表沒落奴隸主階級,是唯心的、形而上學的,諸如此類,把中國哲學史上的哲學家往這個框架里套,鬧出了不少尷尬?!睆埩⑽恼f。

    改革開放以后,各類學術研究迎來大發(fā)展。當時西方認為中國沒有哲學,認為傳統(tǒng)的中國哲學史往往將一個人的哲學思想分成自然觀、歷史觀、認識論、方法論四大塊,缺少統(tǒng)一的邏輯和概念。

    為此,張立文寫了《中國哲學邏輯結(jié)構論》,提出了中國哲學的概念、范疇及邏輯結(jié)構。隨后他又撰寫了《中國哲學范疇發(fā)展史》,專門講中國哲學的“概念”。在寫朱熹的時候,他又將朱熹的思想融合起來寫,專門寫了朱熹思想的邏輯結(jié)構,打破了西方所說的中國哲學沒有邏輯、沒有概念的論斷。

    上世紀80年代,全國掀起了討論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化的高潮。傳統(tǒng)文化是什么?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還有什么作用?張立文撰寫了《傳統(tǒng)學引論》,提出“認識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才能創(chuàng)造傳統(tǒng)”的理念。

    同一時期,張立文在德國參加學術會議時,還與卡西爾學會會員討論現(xiàn)代符號學奠基人卡西爾提出的“人是符號的動物”這一問題。張立文認為,“如果人是符號的動物,人的創(chuàng)造性、能動性、主體性、審美性就被抹殺了”。為此,張立文又寫出《新人學導論》,提出“人是會自我創(chuàng)造的和合存在”的觀點。

    可以說,改革開放后的40年,是張立文學術生命的春天,是他哲學思想蓬勃發(fā)展的時期。他的文章著作合計約有1000萬字,文集有38集,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為此,他時常感慨:“我的學術生命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的。”

    “哲學家能遇到千年之交,很幸運”

    一個哲學家能遇到世紀之交和千年之交,讓張立文感慨“很幸運”。這給了張立文一個思考人類未來的契機:人類還有沒有下一個千年?下一個世紀人類該向何處去?21世紀的時代精神是什么?

    “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思想的精華,必須對人類的終極命運進行思索和回答?!睆埩⑽恼f。

    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充斥著危機和沖突。進入21世紀,張立文總結(jié)出人類社會面臨的五大沖突:人與自然的沖突、人與社會的沖突、人與人的沖突、人內(nèi)心的沖突、文明的沖突。與此對應的則是五大危機:生態(tài)危機、社會危機、道德危機、精神危機和價值危機。

    五大沖突、五大危機,怎么解決?張立文建構起自己的解決方案:和合學。

    張立文從和合歷史哲學、和合語言哲學、和合價值哲學、和合藝術哲學等方面,建構起和合形而上哲學理論思維體系。和合學適應了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新時代理論建設和發(fā)展的需要,是中國哲學一種新的理論思維形態(tài)和思想體系。

    和合學提出了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等五大原理。張立文一一介紹:“和生,是指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和處,是指各國、各民族、各宗教和平共處;和立,是指立己立人,一個國家成功立業(yè)了,還要幫助別國成功立業(yè);和達,是指達己達人,自己發(fā)展、發(fā)達了,還要幫助別人、別國發(fā)展、發(fā)達;最后,人類世界要在和愛的基礎上實現(xiàn)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P>

    事實上,和合學創(chuàng)立之初,就在社會上和學術圈引起了不少爭議。對此,張立文并不回避。

    “人的想法千差萬別,和合學作為一種新的思維形態(tài)和價值取向,引起爭議也很正常。我作為平常人,要有平常心,做自己應做的平常事?!睆埩⑽暮芴谷?,“我寫和合學時,沒有考慮能不能出版,當時不僅沒有經(jīng)費,還得到了好多批評。但我有一顆平常心,只要批評是從發(fā)揚中華文化、思考當前怎樣體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的角度出發(fā),都是對我的幫助?!?/P>

    張立文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人是要有點兒精神的?!?/P>

    他從13歲參加黨領導的活動,15歲參加工作,“經(jīng)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對如何做人,也有了一點兒不成熟的人生體驗”。

    “人只要有了一點兒精神,就能遇困難而克之,遇挫折而排之,遇冤枉而化之,遇災殃而消之。無一點兒精神,就會在困難面前退縮,在挫折面前消沉,在冤枉面前自裁,在災殃面前倒下?!?4年的冬夏輪回,沉淀為他一生的信條。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06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