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春走基層
放寒假了,湖南省平江縣五中的校園里有些空曠。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教師宿舍樓的小兩居里,胡奶奶正在縫補一件校服。一旁老舊的沙發(fā)上,散落著襪子、枕套等,都是老人在學生離校后,從一間間寢室里“搜尋”到的。
“寒假里不弄好我不放心,學生開學后還等著穿呢!”趁學生放假離校后查寢、撿漏、洗凈、縫補,75歲的胡奶奶堅持了10余年。
胡奶奶叫胡蓮英,她已去世的丈夫是平江五中教師。10余年來,她就像個管家,用手中的針線、熬藥的小罐、撿來的廢品,守護著一屆又一屆學生成長?!拔蚁矚g學校熱熱鬧鬧的氛圍,在城市里生活我不適應。再有,我還能為孩子們做一點事?!痹谠狸柟ぷ鞯膬鹤佣啻翁岢鼋铀M城享福,胡奶奶都拒絕了。
都是家里嬌養(yǎng)的獨生子女,寄宿在學校,衣服被刮壞、拉鏈拉不上、梅雨季衣服不干……生活上諸多小事,全靠胡奶奶幫襯?!拔胰暨M了城,孩子們怎么辦?”
最初的牽掛始于2003年。學生阿強患病,需要長期服用中藥調(diào)養(yǎng)。剛孀居的胡蓮英主動攬過了此事,50多服中藥,小火慢煎,前前后后煎了一年,直到阿強病愈康復。沒多久,學生小晏治療脫發(fā),胡奶奶又架起小藥罐,一日三次,煎藥送藥。
周末放假或是逢年過節(jié),學生們離校后,胡奶奶就會一間間寢室查看。那些拿不動的鋪蓋卷兒、換下來沒洗的臟衣服,胡奶奶拾掇著,該曬的曬,該洗的洗;學生遺落的校服,她細細查看,有破口就補上,再一件件洗干凈,疊整齊擺放進柜子……
2018年4月,得知浯口鎮(zhèn)四合村在讀大學生向櫟因家庭貧困打算放棄學業(yè),在家照顧身患重病的父親,胡奶奶便將攢下的1000元捐給向櫟。“我不圖你回報什么,我只希望你早日返回學校,學好本領后再回報社會,我就心滿意足了。”拉著向櫟,胡奶奶叮囑道。
胡奶奶不是有錢人,經(jīng)濟上甚至有些拮據(jù)。一臺老式“韶峰”牌電視機是家中唯一的貴重物品。每月固定收入是398元的遺孀補助金,其他收入來源主要靠撿拾、回收垃圾,每月不到2000元。老人身體不好,每月的藥費就需1000元,再應付生活開支,根本剩不下什么。
每年五一、十一等假期,畢業(yè)了的學生、老伴教過的學生,便會相約著來看望胡奶奶。在校師生會主動將自家的廢棄物品送給胡奶奶,幫她增加收入。
“老頭子生前最愛學生,他走了,我來繼續(xù)?!焙棠陶f,“國家每月發(fā)給我撫恤金,學校領導及老師們隔三岔五來家看望我,活潑的孩子們讓我晚年生活感覺不到孤獨,我感謝他們?!?/P>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02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