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 通訊員 劉遠康 趙暉)戴上乳膠手套,指尖輕觸測序儀,熒幕上的基因序列如星河般閃爍——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東華大學“AI+生物醫(yī)藥”超級興趣課的課堂場景。日前,這門打破學科“次元壁”的寶藏課程正式開講,30名“幸運兒”化身生命科學探險家,在AI與生物醫(yī)藥的碰撞中開啟奇妙的科學之旅。
從AI在藥物研發(fā)、分子設計、基因解密等理論層面的創(chuàng)新實踐,到單細胞測序、智能納米顆粒等尖端技術的探索應用,再到AI在病理圖像識別、生物3D打印等實際場景中的高效賦能……10講課程詮釋AI在生物醫(yī)藥領域的多維度前沿應用,將高深科技化為可觸可感的真實場景,帶領學生“零距離”領略科學之美。
把課堂搬到實驗室,學生在做“個體基因解密實驗”預實驗。學校供圖
這門課面向全校所有專業(yè)的學生開放,30名學生幸運地“搶”上該課程,學生學科背景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作為一名非生物學科背景的學生,我?guī)缀跏橇慊A踏入這門超級興趣課。課程深入淺出地展現(xiàn)了AI在藥物研發(fā)、疾病診斷、生物信息分析中的廣闊應用前景,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化學與化工學院2023級本科生陳顧偉說。
值得一提的是,課程還將課堂“搬”到基因實驗室,醫(yī)療大模型的先行者華大集團猛犸教育專家?guī)ьI學生開啟超酷的“基因解碼行動”,在親手實驗中解碼自己的基因奧秘。
這門“科技感”十足的課程,不只是好玩有趣,還是東華大學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學科交叉、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積極響應國家“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戰(zhàn)略部署的有力舉措。
課程負責人、生物與醫(y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婷表示,這門課也將作為微專業(yè)的先導示范課,后續(xù)將逐步構建包含“基礎理論—核心技術—行業(yè)應用”的完整課程鏈,著力打造“AI+生命健康”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新高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