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象:
疫情期間,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顯得力不從心,導致親子矛盾不斷。九月新學年開學后,家長能否從疫情中得到成長,能否改進教育理念和方法、正確關愛孩子呢?
評析:
疫情考驗了成長中的青少年,也考驗了廣大家長。要從根本上解決家庭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家長就不能無視學生的現(xiàn)實處境和精神狀況。家長如何做到深入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避免功利化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 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價值觀。家是愛的場所,家庭的本位是傳遞親情,因此,家庭教育的重點不是知識學習,更不能充斥訓斥、責罵。一個整天充滿訓斥、責罵、爭吵的家庭就像一個冰窟窿,孩子感受溫暖都不可得,又怎能健康成長?而只有溫暖的、溫馨的、關愛的環(huán)境才可能生長出美好的品質。
疫情期間,孩子長期被困在家中,讓人同情。有孩子說,家長跟自己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寫作業(yè)去!”“學習去!”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情感理想統(tǒng)統(tǒng)不關心,這常常導致親子之間關系很僵,有的孩子甚至與家長無話可說,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成長,孩子是不會快樂的,而孩子不快樂則是成長的一大隱患。
第二, 與孩子共同成長。受疫情影響,學校大都開啟了超長線上教學模式,公司大都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從未在一個屋檐下共處這么久的一家人被迫待在了一起,這種生活方式其實在忙碌的生活中并不常見。這本該是父母和孩子最單純、最重要的一段難得的時光和共同成長的機會,然而,由于家長沒有很好地理解孩子,不僅不能與孩子共同成長,反而因為家長對孩子學習要求多、指責多,加上語言簡單粗暴,結果造成家里雞犬不寧,甚至發(fā)生悲劇。
第三, 分數(shù)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標準。親子關系問題是很多父母的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為人父母者首先要從心里去接納孩子,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適當放低對孩子的要求,出現(xiàn)問題要積極、正面、理性去應對,千萬不能被個人情緒牽著走。其次,父母不能舍本逐末,只看學習成績,不抓做人品質。當孩子學習成績不佳時,不能只是指責,那樣做只會弄得孩子和家長都很痛苦。父母應該意識到,好成績只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副產品,分數(shù)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標準,教育的成績單應該是陽光健康、獨立誠實、善良理性,等等。家庭教育的關鍵是培養(yǎng)出人品好的孩子,習慣好的孩子,誠實善良的孩子,積極上進的孩子,而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都差不了。
總之,面對新的學期,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理性,形成強大人格,引導孩子思考生命的價值,珍重家人,積極生活,勇敢追求更有意義的生命。(作者何石明,系北京市豐臺區(qū)豐臺第二中學校長)
《北京教育》雜志普教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