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線教學成了“停課不停學”的不二選擇。教育教學由線下轉到線上,老師從一開始的茫然、緊張和焦慮到兩個月后的適應、從容和熟練,老師們通過線上培訓、同伴互助、自己摸索等多種方法逐漸“get”到了一些線上教學的方法,并積累了一些線上教學的經(jīng)驗和智慧。
如今,返校復學之際,學生和老師終于回到了校園,這意味著要和線上教學說再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與線上教學中獲得的經(jīng)歷和思考說再見,得讓它們延續(xù)下去,繼續(xù)為我們服務。那么線上獲得的技能、方法和有價值的探索如何更好地輔助線下教學呢?
01
讓師生的“網(wǎng)友關系”延續(xù)
和諧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的第一生產(chǎn)力,和諧師生關系的最高目標是老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成為各個層次學生的益友。疫情期間的老師,為了課堂高效、為了作業(yè)有效,與學生斗智斗勇,斗出了智慧,也斗出了“網(wǎng)友”。
作業(yè)中的創(chuàng)意表情包
線上教學期間的師生對話也即網(wǎng)友聊天。不能面對面的只有聲音的聊天,聊的是投機,話不投機,言沉大海。因此在此期間,有創(chuàng)意的老師用了各種表情圖案:一個“贊”的表情包,一個“熊抱”的表情包,讓學生驚喜不已,激發(fā)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
課堂中的生活小照片
為了讓課堂內(nèi)容更接地氣,老師插入一些自己廚藝的照片,秀一下自己做的菜,這讓學生知道老師也是個真實的普通人,讓學生也關心老師的生活,還有老師展示一盆家里養(yǎng)的植物,故意讓學生指導老師如何培植等有生活情趣的圖片、畫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交流中的同理心話語
“長時間在線上學習,確實很累”“眼睛一定很酸吧?”“不著急,先讓眼睛休息一下再做”……學生忽然感受到老師的特別理解,于是為了不辜負老師的理解,強迫自己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網(wǎng)絡聊天中,學生看到了不一樣的老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學生,看到學生的多面性,師生關系真正回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
回到線下教學,老師需要繼續(xù)保持和學生的“網(wǎng)友”關系,深入學生的真實生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學生可敬的師長,可親的密友。
02
讓老師的“課程意識”延續(xù)
疫情期間,老師樹立了 “生活即教科書”的課程意識,線上的一堂堂抗疫知識宣傳、一個個抗疫動人故事、一件件抗疫藝術作品、一首首抗疫愛國詩歌、一封封抗疫勵志書信、一次次抗疫德育主題,讓學生直面生命課題,生活就是課堂,疫情就是教科書,讓學生明白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懂得感恩、情愛家國。
回到線下教學后,我們依然要將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等作為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先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教育即生活”。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一點藝術,抓住生活中的素材,把握生活中教育的契機,與學生一起繼續(xù)共同參與探究課程,帶領學生開辟“生活”,使教育和生活真正成為一體。
03
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延續(xù)
線上教學強調(diào)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老師提前一天用“資源包”或導學單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前置學習資料,讓學生“先學后問,先問再教”;老師提前一天在平臺上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由原來只有老師自己知道的“教的目標”變成了讓所有學生都知道的“學的目標”,讓學生“明白學習任務”,使已有認知與明日新知提前進行概念交互和融合。老師及時做好導學評價,指導、幫助學生有條不紊地開展前置自主學習,有效保障課堂學習效果。
回到線下教學以后,老師要把指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作為備課的一部分,認真科學地編制每一份導學案,明確符合學情的學習目標,突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在課堂上通過老師提問追問、學生展示回答、生生質疑互辯等形式檢驗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對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起到鞭策和督促的作用。
04
讓家長的“導師角色”延續(xù)
這次疫情,很多父母與學齡子女有了一次同一屋檐下最長久的陪伴,這讓家長有了改進家庭教育方式的契機。
雖然每一位家長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然而怎么愛孩子、怎樣教育孩子、怎么來引導孩子,對大多數(shù)的家長來說卻是個難題。疫情期間,線上教學讓家長從“生活保姆”無奈被迫搖身變成了“成長導師”, 由“吃喝玩樂”的陪伴到“智慧用心”的陪伴,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多家長明白了如何與孩子交流,學會了觀察孩子的脾氣性格和習慣,了解了孩子的優(yōu)缺點,知道如何去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幫助孩子改進缺點,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和開心,家長成了孩子成長的導師。
回歸線下教學后,很多家長“終于把神獸交接給學校”后,覺得自己徹底輕松,肩上的擔子完全可以交給了學校。因此老師要持續(xù)對家長提出要求,持續(xù)指導家長的育人方法,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成長規(guī)律,幫助家長認識孩子,幫助家長認識學校,幫助家長科學引導孩子學習,正確幫助孩子完成學業(yè),與線上教學階段那樣,保持溝通和交流的暢通高頻。
05
讓團隊的“合作互助”延續(xù)
學生團隊
線上學習期間,老師為了方便管理,便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組長負責制,組內(nèi)專人分工,分別落實監(jiān)督課前自主學習、收繳課后作業(yè)、背誦課文單詞、組織項目式學習、幫扶學習困難生、匯總上報老師等工作,充分發(fā)揮了同伴之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促進作用,盡可能地實現(xiàn)面向全體,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益。
老師團隊
網(wǎng)課期間,新老教師之間的教學技術互幫、備課組內(nèi)的教學資源的共享、學科教研組內(nèi)的每日教研分享,團隊合作發(fā)揮得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顯。
回到線下教學,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前期情況,再進行科學合理分組、更明確各人職責、做好小組培訓工作、進一步優(yōu)化評價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學生小組學習的功能。學校和學科教研組要建立一種有助于組內(nèi)教師交流、溝通、合作與評價的機制和活動,讓團隊群體持續(xù)彰顯強大的力量。
06
讓教學的“新式妙招”延續(xù)
微課視頻是網(wǎng)課期間最受學生喜愛的學習方法。針對學生作業(yè)中的高頻錯點、學習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老師開始學習制作微視頻,讓學生自行反復多次觀看,直至看懂理解,這種個性化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內(nèi)容少效果立竿見影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網(wǎng)課的學習效率。還有 “班級小管家”、“班級優(yōu)化大師”、“老師助手”等途徑讓作業(yè)反饋效益大大提升。
微課視頻也是線下教學最好的輔助手段,可以作為課前的導學索引,可以作為課中的重難點突破,可以作為課后輔導的鞏固;微課視頻可以由老師制作,也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制作,學生制作微視頻的過程就是學習成果輸出的過程,真正的學習成果需要由“輸出”來檢驗“輸入”的有效性。
線上線下融合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各行各業(yè)變革的主要方向,教育也是如此,線上線下混合學習將進一步成為全球學校教育發(fā)展趨勢和潮流。我們要把握線上線下教學的特點,更新思維,延續(xù)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繼續(xù)輔助線下教學,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運用新型的多元化及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發(fā)展、成長奠基。(杭州浦沿中學校長 徐文美)
《人民教育》雜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