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70年研討會暨滕大春先生選集《教育史研究與教育規(guī)律探索》首發(fā)式”于2019年9月26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行。50多位專家學者、高校教師和研究生代表出席會議,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切緬懷了滕大春作為新中國首位外國教育史博士點博士生導師,為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作出的卓越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式穎,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斌賢,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出版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人教社副總編輯魏運華,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理事長、寧波大學教授賀國慶出席會議并分別致辭。會議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人教社教育編輯室主任劉立德主持。本次會議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人教社教育編輯室承辦,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史研究》季刊編輯部協(xié)辦。會上,顧明遠、吳式穎、王定華、魏運華、張斌賢和賀國慶一同為新書揭幕。鄒海燕、朱文富、劉捷、吳海濤共同向高校研究生和青年教師代表贈送新書。
與會專家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取得了一大批豐碩的研究成果,這批學術(shù)成果標志著我國外國教育史學科朝著縱深方向不斷深入發(fā)展。與此同時,外國教育史學科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教育科學人才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更加突出強調(diào)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性。我國今后要全面提升教育的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推進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建設,拓展人文交流領域,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所有這些,都對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推進,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與世界更加深度融合,外國教育史學科將在其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
滕大春是新中國“外國教育史”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當代著名外國教育史學家和比較教育學家。早年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于1950年毅然回國,長期擔任河北大學教授。1987年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我國首個外國教育史博士點博士生導師。滕大春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并任首屆副理事長。滕大春的代表性專著、主編的大學教材和譯著,如《今日美國教育》《美國教育史》《盧梭教育思想述評》《外國古代教育史》《外國近代教育史》《德國教育史》《科技發(fā)達時代的大學教育》等,都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在學界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些著作曾多次榮獲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等各種獎項。
滕大春選集《教育史研究與教育規(guī)律探索》一書精選了滕大春在外國教育史和比較教育學領域具有重要學術(shù)影響的代表性論著及相關(guān)作品,主要包括古代東方教育研究、師范教育和中小學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改革研究、教育家研究、外國教育史和比較教育學科理論研究等專題。全書深入探討了外國教育由古至今發(fā)展進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方位展現(xiàn)了滕大春深邃的教育史學術(shù)思想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教育研究理念。
今年恰逢滕大春誕辰110周年,與會學者深切緬懷了滕大春生平、事業(yè)和思想,回憶了滕大春對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作出的卓越貢獻。與會專家從外國教育史學科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認為《教育史研究與教育規(guī)律探索》一書很好地反映了滕大春為積極擴展外國教育史研究領域所作的貢獻,體現(xiàn)了滕大春學貫中西的治學成果,反映了滕大春“文化多元論”的治學思想。這些都是滕大春留給學界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后人進一步深入學習和研究。此書是外國教育史學界和人教社共同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的一份厚禮。與會學者希望廣大外國教育史學界同人能夠從這本書中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不斷加強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為中國特色教育史學體系的構(gòu)建和完善而不懈奮斗。(周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