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趙歡:培養(yǎng)計算機領域領跑者

    發(fā)布時間:2025-07-08 作者:本報記者 余杏 通訊員 曹鑫宇 余楚倩 來源:中國教育報

    趙歡(右二)組織教學研討會。學校供圖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最核心的課程是什么?智能計算時代的程序員需要具備什么能力?什么才是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走向社會的安身立命之本……”今年5月,在第九屆全國高校計算機類專業(yè)系統(tǒng)能力培養(yǎng)高峰論壇上,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歡以當前高校計算機專業(yè)面臨的“三個關鍵命題”為切入點展開分享,引發(fā)了與會者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深度思考與探討。

      從1994年站上講臺至今,趙歡用31年時間打磨出一條“從課堂到產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閉環(huán)。在她看來,高校的計算機專業(yè)不能滿足于培養(yǎng)技術的跟跑者,而是要培養(yǎng)計算機領域的領跑者。

      改革教學

      打通學生“任督二脈”

      “我非常喜歡教師這個職業(yè)。”這是趙歡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每次課前她都會重新備課,即使對課程內容早已滾瓜爛熟,也會根據班級學情精心修改。在她看來,教書是常做常新的事業(yè),育人同樣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突破。

      在一次課程調研中,有些學生的反饋引起了趙歡的注意:“單門課程學完就忘,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整體運行毫無概念。”這并非個例,趙歡和團隊發(fā)現,傳統(tǒng)按單門課程的教法,讓學生難以形成系統(tǒng)性思維。“我們上課的時候,常常聽到學生們吐槽專業(yè)課太難了、太理論了。”趙歡說。

      2015年,趙歡開啟了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嘗試。她帶領團隊重構了數字電路、計算機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編譯原理等核心課程體系,將所有課程前后銜接,構造“程序設計→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工程→職業(yè)素養(yǎng)”的橫向能力鏈,以及“基礎課程→高階課程→集中實踐→成果評測”的縱向課程鏈。

      這“一橫一縱”的轉變,打通了學生學習的“任督二脈”?!按笠粚W習數字電路時,感覺知識比較零散。但到了大二學習計算機系統(tǒng)課程,通過橫向鏈的關聯,我一下子明白了之前所學數字電路知識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具體應用,原來它們是緊密相連的?!焙洗髮W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2103班學生姚姬娜說。

      “以往我們可能學完一門課就結束了,知識缺乏連貫性。但在這個模型下,每學年的課程群就像拼圖一樣,一點點拼湊出完整的計算機專業(yè)知識體系,這種學習體驗是前所未有的?!焙洗髮W軟件工程專業(yè)2101班學生程啟軒說,通過參與基于真實項目的實踐,他能將不同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真正感受到自己在系統(tǒng)能力上的成長。

      虛實融合

      破解“兩張皮”困局

      “為什么有些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生不能很好地滿足崗位需求呢?根源在學與做‘兩張皮’?!壁w歡一針見血地指出痛點。

      多年之前,趙歡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此,其團隊自主研發(fā)了兩款機器:一款是虛擬的計算機原型機,從上百萬行代碼中提取框架部分的代碼,簡化學習難度;另一款物理的計算機“口袋貓”則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從一塊開發(fā)板開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

      原型機和“口袋貓”一虛一實、一軟一硬,共同構建了螺旋迭代、層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通過“做中學”使用平臺和“學中創(chuàng)”開發(fā)平臺,直接面對最新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大一親手構建‘口袋貓’,大二實現原型機代碼,大三進行物聯網應用開發(fā),大四做畢業(yè)設計,每一步都充滿挑戰(zhàn)與驚喜?!焙洗髮W2019級學生陳昊分享道,“通過這套體系,我真正理解了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行邏輯,以后到社會上面對復雜問題也更有信心?!?/p>

      在“計算機系統(tǒng)”課程中一次關于“軟硬件協同設計”的討論課,讓物聯網工程專業(yè)2201班學生王蔚受益頗多:“當時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如何用底層系統(tǒng)思維解決現實世界的復雜需求’,這讓我意識到,計算機不僅是代碼和電路,更是連接生命的橋梁?!?/p>

      在老師的鼓勵下,王蔚嘗試將課程中學到的嵌入式系統(tǒng)架構設計、實時數據流處理和低功耗通信協議優(yōu)化等技術,與省內三甲醫(yī)院的臨床需求結合,最終開發(fā)出面向生命早期健康的物聯網智能監(jiān)護系統(tǒng)。目前,該項目已獲湖南省創(chuàng)業(yè)基金立項,企業(yè)正在湘江新區(qū)大創(chuàng)園孵化。

      校企合作

      搭建人才培養(yǎng)新生態(tài)

      如今,趙歡團隊的課程體系已建成具有示范效應的精品課程,并從校內輻射到全國。但是,趙歡并沒有停下腳步:“計算機領域的‘卡脖子’難題,終究要靠自己的人才破局。在計算機人才培養(yǎng)方面,全國高校都面臨著諸多同樣的難題,我們需要‘抱團取暖’?!?/p>

      2022年,趙歡牽頭成立了教育部—華為“鯤鵬計算機系統(tǒng)能力培養(yǎng)課程群虛擬教研室”。截至目前,該虛擬教研室已有來自全國各地300多所學校的600多名教師,通過線上培訓、研討會等形式分享教學經驗,搭建起了全國高校教師交流平臺。

      虛擬教研室的教師分享了兩個小故事。在一次教研培訓后,一位資深教師發(fā)朋友圈感慨:“學習才知道差距,一個老頭,一天聽了6小時課,身體雖有些疲倦,收獲真的頗豐!”另一位剛入職的教師則表示找到了教學上的領路人:“通過跟大家的溝通交流,我的思路逐漸開闊起來,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學組織上,我不再迷茫?!?/p>

      2023年,趙歡團隊的研究成果也吸引了華為的目光,各產品線主動來到湖南大學尋求合作,雙方共同研發(fā)了面向高校計算機系統(tǒng)教學和原生開發(fā)的香橙派開發(fā)板,助力計算機系統(tǒng)能力課程群建設。目前,合作第一期成果已獲華為鯤鵬社區(qū)首頁推薦,今年將向全國推廣。

      “構建雙重環(huán)鏈 強化系統(tǒng)能力 培養(yǎng)新時代高質量計算人才”項目榮獲2022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鯤鵬計算機系統(tǒng)能力培養(yǎng)課程群虛擬教研室”被教育部選為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原型機+口袋貓”教學體系也成功入選“101計劃”實踐平臺……一項項科技成果不斷出爐,趙歡很高興,但最讓她驕傲的還是她的學生。

      姚姬娜保研留校繼續(xù)攻讀碩士;軟件工程專業(yè)學生黃志慧從線上課程起步,即將入職優(yōu)質企業(yè);2008級碩士王綱金跨界攻讀管理科學博士,如今已是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接受采訪時,趙歡向記者掰著手指頭一一細數。

      “為關鍵領域育人才,永遠在路上?!壁w歡說,她最繁忙的時節(jié)就是畢業(yè)季,但也是她開心的時刻,“看著這些孩子從學校走向社會,為我國計算機行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我由衷感到自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08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