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dāng)前

    書法的“觀看之道”

    發(fā)布時間:2025-03-28 作者:方建勛 來源:中國教育報

      “這幅書法好在哪兒?”很多次,在不同場合,課堂上、展廳里、博物館里,我都遇到過有人問這樣的問題。

      “書法的美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也是我好奇的問題。有些書法作品,比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元代楊維楨的行草書,明代徐渭的行草書,看上去一點兒都不美,甚至還有些“丑”,可是在書法史上卻被認(rèn)為是杰作。要知道,古代讀書人,誰都能寫毛筆字,而從中特立突出,被大浪淘沙的歷史所認(rèn)可,可不是“時來運轉(zhuǎn)”的一次巧合。

      對于書法之美的評判,我很想找到一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但是迄今為止沒有找到。不過在找尋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了關(guān)乎書法之美的一些問題。

      你也許碰到過一些書法,驚鴻一瞥間,讓你忽有感觸,甚至心動不已,或許是漢隸的一個筆畫,或許是金文書法一個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也或許是如董其昌草書長卷般的空靈飄逸。

      是的,欣賞書法的方式,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視角,也沒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模式。書法的“觀看之道”,是個體化的,是觀看者個體的自由。

      這么說來,“觀看書法”是不是就完全沒有“法”可依了呢?

      也不是。書法的“法”,不外乎筆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筆法是最基本的單位。怎么看筆法呢?起筆—行筆—收筆,筆鋒在紙上的運動過程和方法,即筆法。我們看一位高明的書法家寫字,如同欣賞一位舞蹈家跳舞,真是一種視覺享受。唐代的大草書家張旭,因為看了公孫大娘舞劍,草書即有大進(jìn)。揮毫—舞劍,二者息息相通。

      有什么樣的筆法動作,就有什么樣的筆跡——點畫和線條。換句話說,不同作品之間的點畫和線條,它們之間的差異是由筆法動作差異造成的。結(jié)構(gòu)也好,章法也好,最終都要通過筆法來完成。所以,書法的“法”里,筆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

      點畫組構(gòu)成一個字的結(jié)構(gòu),上、下字組構(gòu)成一行,左、右行組構(gòu)成一篇整體大章法。

      點畫線條、字形結(jié)構(gòu)、章法布局、墨色變化,這些是書法的“形質(zhì)”層面。“形質(zhì)”這個詞,是古人論書法的常用語?!靶巍焙竺鏋槭裁磶е粋€“質(zhì)”?因為在中國古典書法美學(xué)中,書法不僅有“形”,還有“質(zhì)感”,它是立體的,一個個字是一個個生命體,是活潑潑的生命體。

      就像看一個人,不能光看顏值,更要看精神氣質(zhì)。書法也是如此,不能只關(guān)注“形質(zhì)”,更要關(guān)注“神采”。南齊王僧虔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zhì)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边@句話幾乎是書法審美的基本原則。所以,很多時候,你看一件史上公認(rèn)的書作,覺得“不漂亮”,甚至是“丑”,很可能是你眼里只關(guān)注到“顏值”,而未能見出它的靈魂——“神采”。

      神采怎么看?這確實很難。唐代杰出的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這像不像高明的中醫(yī)?望聞問切,望一眼就能察覺到病癥所在。

      看書法,若能進(jìn)到“觀神采”的階段,已經(jīng)很高了,那不就是“見字如面”嗎?“神采”屬于書法作品的精神氣韻層面。清代的劉熙載論書法說:“書,如也。如其學(xué),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寫到技法精熟、心手合一的境地時,書者的“精神世界”就能映現(xiàn)在他的“書法世界”里了。

      中國書法的發(fā)展,以鐘繇、王羲之所處的魏晉時期為分水嶺。在這之前是篆、隸、草、行、楷“五體”的演變時代,演變的過程到魏晉完成。這一時期書法的審美主要以時代為特點,個性化特點也不是沒有,但并不突出。到了魏晉,書法走向自覺,除了具有時代的特點,更重要的一點是個性的呈現(xiàn)——“書如其人”開始凸顯,除了“筆墨世界”(形質(zhì)層面)的魅力,更多映現(xiàn)出個體的“精神魅力”(神采層面)。所以面對魏晉以來書法名家的作品,我們時而感受到筆墨的獨特之美,時而感受到書者——人的精神氣質(zhì),恍惚間“見字如面”。當(dāng)我們沉浸在“筆墨世界”與“精神世界”的交融中,不自覺地要被作品“帶著走”,越看越覺得有味。

      無論是形質(zhì),還是神采,我們看書法,主要是看它的獨特性。書法史上,“館閣體”楷書之所以被大家批評,不是因為它“不好看”,而是它缺乏獨特性——“形質(zhì)層面”不獨特,“神采層面”自然也就難以特立突出。其實“館閣體”楷書本來就是為了實用,并不是為了藝術(shù)的表現(xiàn),若是為了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比如,章法參差錯落,墨色忽渴忽潤),那又怎能適用于公文書寫呢?

      這些具備獨特性的書法作品、書法家、書法時代,構(gòu)成了書法發(fā)展史上一個個獨特的“點”。這一個個的“點”,獨特而不獨立。書法最講究傳承,追求“入古”,但是好的書法往往“入古”而“不泥于古”,寫自家心意,所以能拓展出獨特的新面貌。將這些“點”按照歷史的時間節(jié)點連綴在一起,便形成了中國書法審美的脈絡(luò),于是也就有了這一部書稿。

      我們學(xué)習(xí)書法,一般會臨帖,臨之前怎么讀帖?讀帖最要緊的不是讀懂范本的文字內(nèi)容,而是要感受、發(fā)現(xiàn)范本的“美感特質(zhì)”。人們常說“取法乎上”。那些被認(rèn)為是“上”的作品,究竟好在哪兒?其實就在于它的“美感特質(zhì)”,亦即“神采層面”和“形質(zhì)層面”的獨特性。

      捕捉“美感特質(zhì)”有點兒難,有什么“方便法門”嗎?我們可以采用“圖像比較法”,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即把一位書家的代表作品與同時代書家的作品橫向比較,以及放在整個書法史的審美脈絡(luò)中與其他朝代的作品縱向比較,于是就有了“橫坐標(biāo)”與“縱坐標(biāo)”,那么這個“點”的“位置”就大體能確定了。

     ?。ㄗ髡呦当本┐髮W(xué)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摘編自《中國書法之美——漢字美的歷程》導(dǎo)言)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28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biāo)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