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做好“加減法”,推動課程育人

    ——淺議北京市中考改革

    發(fā)布時間:2025-03-24 作者:范小江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教育的育人價值是通過具體的課程及教學實現(xiàn)的。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中,包含有國家課程——道德與法治、語文、數(shù)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科技、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地方課程有各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課程,校本課程有學校開設的各類選修課程、社團課程、研學課程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這些課程的共同指向。

      2023年9月,北京市教委發(fā)布《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母锏膶嵤┮庖姟罚ㄒ韵潞喎Q《意見》),將所有課程分為考試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荚嚳颇堪ǖ赖屡c法治、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體育與健康,考查科目包括歷史、地理、化學、生物學,考核科目包括信息科技、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

      《意見》對考試科目既做“大減法”——科目減少、頻次減少,同時又做“小加法”,如提出要考出學生基礎知識、興趣和思維品質,要真正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試題要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社會實際,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對綜合素質的考查,包括藝術、體育、勞動等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些改革舉措,有利于指導學校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開展多元化的課程和活動,引導教師們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而不再僅僅看重試卷分數(shù)。這是課程本體價值的強勢回歸,更是課程育人理念得以更好實施的有力杠桿。

      在過去,人們的觀念中普遍有“主科”“副科”之分,后來又有所謂的“中考科”與“非中考科”。這些觀念的形成,背后有多種原因。長期以來,受“分數(shù)至上”“考試中心”等觀念影響,一些地方存在教育實踐中重考試輕發(fā)展、重分數(shù)輕素質、重速成輕養(yǎng)成、重外塑輕內化、重成才輕成人的功利主義傾向。多年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課程目標與以考試成績、升學指標為核心的不良評價體系形成強烈對立,應試教育的傾向雖然有所改變,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課程育人取向未能得到全面闡釋和實施。

      事實上,不管是16門義務教育必修國家課程的教學,還是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開設,無論是知識的積累、思維的發(fā)展、視野的開拓,還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理想的樹立、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升華等,課堂教學活動都是主要渠道和主要陣地。如果把學生比作禾苗,那么各類課程就是促進禾苗生長的陽光雨露。發(fā)現(xiàn)興趣,激發(fā)潛能,找到適合每個生命體的成長之路,這是課程育人的使命。強化育人導向,明確育人主線,基于義務教育培養(yǎng)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各科課程應著力培育的核心素養(yǎng),這是課程改革和考試評價改革的落腳點。

     ?。ㄗ髡呦当本┲袑W副校長、特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24日 第0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