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如何讓“大國良師”競相涌現

    ——代表委員熱議優(yōu)秀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25-03-10 作者:本報記者 張赟芳 來源:中國教育報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qū)朱坡中心小學青年教師李雪萍在上課。付曉方 攝

      ■兩會熱議

      人才培養(yǎng),教師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待遇保障。如何健全教師教育體系,培育輸送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yè)素養(yǎng)卓越、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優(yōu)秀教師,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1

      推動教師教育向更高質量躍升

      近年來,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黨委書記張詠梅代表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新時代對教師隊伍的要求正在加速從“量”的滿足轉向“質”的飛躍。

      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好老師?信念、能力、技術是常常被代表委員提及的3個關鍵詞。

      張詠梅認為,現階段基礎教育對新教師的強烈需求有三個:一是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掌握“授業(yè)解惑”的教學基本功;三是熟練駕馭“智慧課堂”所需的各類技術。

      “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漲,信息化時代來臨,更對教師的數字素養(yǎng)和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張詠梅表示,基礎教育迫切需要依托“國優(yōu)計劃”(國家優(yōu)秀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計劃)等教師培養(yǎng)計劃,讓青年教師在走出校門時就自帶“強師基因”,能夠快速適應新時代教師崗位。

      “‘國優(yōu)計劃’是國家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落實教育強國戰(zhàn)略的關鍵舉措,其核心在于以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為牽引,推動教師教育體系從規(guī)模擴張向質量躍升轉型。”蘇州大學黨委書記張曉宏代表說。

      2

      完善育人體系,提升教師素養(yǎng)

      作為來自“國優(yōu)計劃”試點高校的代表,張曉宏認為,著眼于健全教師教育體系,“國優(yōu)計劃”在適應時代需求,提升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同時,還打破了傳統(tǒng)師范院校的單一培養(yǎng)路徑,通過推動“學術深度+教育專業(yè)”雙軌融合,推動學科交叉與教師教育專業(yè)化深度結合,形成高水平綜合性大學辦教師教育的新范式,為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提供新樣本。

      從基礎教育實際需求出發(fā),張詠梅建議,進一步建構完善“能力筑基+技術賦能+精神鑄魂”三位一體的育人新范式,夯實專業(yè)基礎課,完善現代教育技術課。

      張曉宏介紹,蘇州大學設立了“大國良師工作坊”,由基礎教育名師、優(yōu)秀校友擔任德育導師,通過“教師教育者講堂”等實踐,引導學生樹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理想信念;開設“教育科學+”等微專業(yè),融合跨學科內容,強化教師學科整合能力。

      對于育人方式,西南大學副校長趙玉芳代表也有清晰的方向:“西南大學將大力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高質量實施‘國優(yōu)計劃’,推動探索‘人工智能+教師教育’新范式,培養(yǎng)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p>

      3

      實現“培養(yǎng)、就業(yè)、職后”發(fā)展一體化

      從校園到崗位,從理論到實踐,如何服務好學生上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要問題。

      張曉宏建議,教育部門與人社部門聯動,優(yōu)化高校與地方教育系統(tǒng)的銜接機制,實現“培養(yǎng)、就業(yè)、職后”發(fā)展一體化。建立政策性崗位保障體系,為“國優(yōu)計劃”研究生設置專項編制,并給予培養(yǎng)高校更多的人才推薦權,確保定向培養(yǎng)有效落地。

      對于中小學校,開展崗前適應性培養(yǎng)尤為重要。張詠梅建議,可以通過校園參觀、校領導主題講座、優(yōu)秀教師分享等活動,幫助“國優(yōu)計劃”畢業(yè)生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價值觀;系統(tǒng)講解教育教學相關制度,幫助他們了解各項工作規(guī)范,明確工作邊界,強化制度規(guī)范學習;開展跟崗聽課,熟悉課堂規(guī)范,了解學生認知水平,熟悉學情教情。

      在山東省臨沂北城小學黨總支書記張淑琴代表看來,為了避免“來了不會教”的情況,必須“搭把手”,幫助“國優(yōu)計劃”畢業(yè)生順利上崗。要幫助他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教學實踐,例如開發(fā)教學基礎課程,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大綱解讀、教材分析、教案編寫等。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10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