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全國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盡管身在北京,全國人大代表、邯鄲市科協(xié)主席凌濤卻始終關注著他們組織的一項特別的活動:學雷鋒紀念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暨“我為群眾做好事”主題黨日活動。
“雷鋒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熠熠生輝的坐標,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矢志于艱苦奮斗的崇高追求。”一邊說著,凌濤一邊打開這次活動的照片,向記者介紹了起來:“這一次,我們組織科協(xié)科普志愿服務隊隨科普大篷車去到邱縣,為當地群眾進行了健康知識、食品安全、預防電信詐騙等科普知識宣傳,還在社區(qū)進行了‘杜絕封建迷信,過幸福美好生活’的科普宣講。”
“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大軍?!弊鳛楹惪破展ぷ鞯摹皫ь^人”,凌濤經常帶領團隊組織科普講座、科普展覽和互動體驗等活動,幫助各類人群接觸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去年,邯鄲市科協(xié)還獲評了全國科普日活動優(yōu)秀組織單位。
“雷鋒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新時代背景下,讓雷鋒精神真正融入校園生活,并與思政教育形成有機聯動,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題,也是培養(yǎng)新時代青少年的重要途徑?!比珖f(xié)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洪偉說。
洪偉建議,學校以“學雷鋒”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新構建“服務學習”實踐課程,引導學生牢記“人人學雷鋒、天天有雷鋒、時時做雷鋒”,將雷鋒精神轉化為成長的內生動力,讓“學雷鋒”常態(tài)化、生活化。以課程融合為抓手,深挖雷鋒精神思政內涵,如語文課結合雷鋒日記撰寫服務日志,道德與法治課探討“釘子精神”的當代價值,勞動課設計“校園清潔崗”“社區(qū)環(huán)保調研”等項目,將雷鋒精神具象為可參與、可感知的行動,并嵌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實現“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培養(yǎng)有本領、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要鼓勵孩子在點滴小事中踐行雷鋒精神,讓學生在小事中體會到個人行為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從而增強使命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真實的社會活動中感悟奉獻精神的價值?!焙閭フf。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06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