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高校教師頻頻“走紅”網絡引關注——

    “火出圈”的大學教師帶來哪些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日前,西北工業(yè)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呂震宙在網上“火”了。原因是,呂震宙的教師個人主頁上公布了到2022年9月她指導的所有碩博士生姓名、就業(yè)去向,在“榮譽獲獎”一欄,列出的先是學生獲得的獎項、成就,之后才是她自己。網友們直呼她為“神仙導師”。

    呂震宙的“走紅”并非個例。近年來,多位高校教師在網絡上“火”了。他們?yōu)槭裁炊凹t”?熱鬧背后折射出人們對高校教師怎樣的期待?

    集體出圈是“偶然中的必然”

    “陶淵明是個特別有幽默感的詩人,他第一句寫‘種豆南山下’,你以為他種得蠻好,他突然來一句‘草盛豆苗稀’。”在網絡平臺嗶哩嗶哩上,“戴建業(yè)老師”目前擁有超450萬粉絲。這是華中師范大學退休教授戴建業(yè)的賬號,他的詩詞課視頻以詼諧犀利的語言講古典文學,深受青年歡迎,在網絡上大量“圈粉”。

    與戴建業(yè)不同,還有一些走紅網絡的高校教師是被網友“偶然”發(fā)掘的。例如,網友們發(fā)現(xiàn),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胡金牛在個人主頁上的自嘲式簡介,用“大白話”解釋專業(yè)的物理研究方向;中山大學副教授陳逸倫的招生語寫道:“如果你在某一領域特別有想法(例如氣象元宇宙)我也可以跟著你做!”

    高校教師出圈,是否有“流量”密碼?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研究員、教學促進與教師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龐海芍認為:“第一是這些教師自身的個人特質、人格魅力。第二是這些教師的表達方式符合互聯(lián)網、年輕人的特點,能夠引起年輕人共鳴。第三最為重要,他們都有扎實學識,這樣他們的‘紅’才有根基,才能長久?!?/P>

    “從受眾角度看,過去許多人覺得高校教師群體是遙遠、權威的,而通過互聯(lián)網傳播,高校教師展現(xiàn)出非常立體、個性化、接地氣的特質,打破了刻板印象,受眾的喜愛也隨之增加?!敝袊鴤髅酱髮W新聞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傳播心理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倪桓說。

    專家們認為,高校教師集體出圈是“偶然中的必然”?!敖┠?,高校教師總體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不在少數(shù)?!饼嫼I终f。

    期待與導向正在“雙向奔赴”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對“神仙老師”的認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對“理想型”高校教師的期待。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事業(yè)發(fā)展部副主任、研究員白逸仙表示:“這些高校教師走紅,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期待,大家都希望有一群有學識、受學生喜愛的表率型大學老師?!?/P>

    白逸仙用3個關鍵詞作了概括:思想先鋒、文化燈塔、人生導師?!八枷胂蠕h,要求高校教師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能夠站在一定高度帶領學生實現(xiàn)報國理想、人生志向;文化燈塔,要求高校教師有過硬的學術能力,能夠把握學術前沿,為學生科研提供支持;人生導師,要求高校教師有人文關懷、社會責任感,教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卑滓菹烧f。

    與此同時,高校教師評價改革正在與這種期待“雙向奔赴”。

    龐海芍告訴記者,當前,高校已紛紛啟動落實教師評價改革,以破“五唯”為導向,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首位,在評價中強化教學業(yè)績和教書育人實效在績效分配、職務職稱評聘、崗位晉級考核中的比重,把教授為本??粕险n作為基本制度,并在職稱評聘上設立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科研型不同序列,推進人才分類評價,“這都是要引導教師更好發(fā)揮立德樹人作用,潛心教書育人”。

    如何更好地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倪桓關注到,“00后”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關系和過去差別很大?!敖處熞呓鼘W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要。其實可以從這些受歡迎的教師身上借鑒,進而轉化到自己與學生的相處中去?!?/P>

    教師“走紅”應釋放更多正能量

    “火”了以后,多家媒體向呂震宙邀約采訪。她找到學校宣傳部,表示自己還是想回歸正常的教學科研狀態(tài)。陳逸倫也婉拒了記者的采訪,“我想低調一些”。

    在“熱鬧”的網絡討論中,許多走紅的高校教師更加堅守教育的寧靜致遠。

    “走紅是一把‘雙刃劍’?!蹦呋阜治?,一方面,高校教師在網絡上分享知識、觀點,討論社會熱點,通過粉絲反饋等,不斷調整自身的學術方向和角度,更好地對接社會真實需求。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因受到輿論的沖擊、名利的誘惑而“走偏”。

    在教育數(shù)字化發(fā)展浪潮中,教師群體的“出圈”還將繼續(xù)?!半S著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未來教師‘火’的范圍可能更大,學生可以遍及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卑滓菹杀硎?,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屈一指的是師德師風,教師必須嚴于律己,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傳遞正能量。其次,要更具社會責任感,以更加嚴謹?shù)膽B(tài)度治學。

    在高校教師頻頻“走紅”網絡的背后,龐海芍看到:“這不是幾位教師的事,而是一個群體的事。教師群體應該繁花似錦、群星燦爛?!彼诖軌驗榻處熢O立更多展示平臺,設置豐富的榮譽獎項,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