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搞得越扎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wěn)、后勁就越足。同時,他極為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zhàn)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
當前世界格局越來越多極化,中國與西方,必須在一些領域進行合作,這些領域不僅僅是氣候變化、自然保護、傳染病流行、全球金融穩(wěn)定、防止核擴散等領域,在人文交流領域也要更多有所作為。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助于化解政治與經濟領域的矛盾與沖突,可以增強互信,團結更多的民間乃至政府間的力量。疫情后恢復時期已經到來,必須考慮重構常態(tài)化、多層次、寬領域的中外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機制。本文僅就如何推進基礎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中國基礎教育要堅持“三個面向”的發(fā)展方向不動搖。“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指出了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路徑、建設教育強國以及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教育要不斷改革和發(fā)展,了解和吸收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教育經驗,博采眾長;要及時預測和研究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把握世界發(fā)展趨勢,使我們的教育事業(yè)能夠建立在當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逐步使中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教育中心,為世界作出貢獻。
二是中國的基礎教育要積極主動地“走出去”。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fā)?!兑庖姟非逦乇砻髁艘粋€態(tài)度,那就是,不論國際形勢多么嚴峻,我們都要堅持擴大開放,不搞閉關鎖國?!兑庖姟穲猿謨韧饨y籌、提質增效、主動引領、有序開放,對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進行了重點部署。這就要求我們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認互通,主動積極引導國際教育“引進來”,中國教育“走出去”。蘇安中學、普林斯頓國際數理學校是中國基礎教育“走出去”的典型案例。
從長遠來看,國際學校海外辦學是一個趨勢。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走出去”辦學成為必然,中國學生從中國群體內部教學逐漸轉向不同種族、不同母語、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共同上課,能夠體驗到“國際理解教育”的真髓。多種文化的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國際化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思維習慣和視野,這也是構建國際教育體系“中國方案”的一種探索與嘗試。
三是國際學校一定要堅持特色辦學、多樣化辦學。我國中小學階段或者高中畢業(yè)后出國留學的學生數量持續(xù)增長,在中小學提供國際特色教育的學校數量也越來越多。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構建一套適合中國學生未來出國留學的課程體系,既能滿足學生出國留學的需求,又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國家的強盛培養(yǎng)國際性人才。廣東碧桂園學校借鑒吸收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B)等世界主流項目的優(yōu)勢和特色,編寫了扎根本土的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實施綱要,在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進行探索,為建立粵港澳大灣區(qū)國際教育示范區(qū)進行著可貴的探索??傊?,中外合作的國際學校要堅持開放、轉變方式,強調學生培養(yǎng)的多樣化、個性化,不完全照抄模仿西方的辦學模式,努力把國際學校辦成一個多方認可的品牌。
四是海外辦學要倡導成功留學與平安留學并舉。尤其要重視對自費留學生的人文關懷。蘇安中學率先提出“平安留學”的口號,疫情高峰時期,學校始終把學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建設了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全方位關愛學生成長,從接送學生、飲食健康、看病就醫(yī)、晨起晚息,到與家長始終保持密切溝通等,真正做到了辦學讓祖國放心、家長滿意、學生認可。中國教育要走出國門,必須逐步構建起一個較高質量的風險防控體系與留學生教育招生和服務體系。
(作者系原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7月20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