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地方立法推動科普教育高質量開展

    發(fā)布時間:2023-05-31 作者:安麗娜 來源:中國教育報

    據報道,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于5月26日審議通過《浙江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稐l例》的出臺推動了地方科普立法的新進展,對浙江省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別是在科普教育的立法保障方面進行了前瞻性探索,為地方科普教育立法提供了新的范本。

    地方立法是國家科普教育立法實施的重要載體。我國2002年出臺的科學技術普及法,以國家立法的形式對科普教育的主體、場所等內容加以規(guī)定,標志著我國科普教育進入法治化軌道。但國家層面的立法無法對科普教育的內容進行事無巨細的規(guī)范,需要地方結合實際不斷細化。在科普教育領域,地方立法是國家科普教育立法實施的重要載體,是對國家科普教育立法的填補,有助于科普教育在各地有效推進。

    地方立法是國家科普教育彰顯地方特色的重要標志。教育是科技普及的基本路徑,地方是開展科普工作與實施科普教育的重要場域。我國區(qū)域發(fā)展存在差異性,科普教育資源分布不均,需要各地在結合國家政策、法規(guī)要求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區(qū)域實際情況的科普教育制度?!敖拥貧狻薄皠諏嵐苡谩钡牡胤娇破战逃芍贫?,有利于推動本區(qū)域科普教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地方立法是國家科普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的重要舉措。面對新科技革命與全球產業(yè)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國科普教育法律制度與時俱進,為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了制度支持??茖W技術普及法實施至今未進行過修改,相較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步伐,我國科普教育法律制度已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各地圍繞科普教育制度的建設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并積累了諸多經驗,地方立法亦積極承擔了探索創(chuàng)新的重任。精準把握新時代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及時以立法的形式總結固化先行先試的成功經驗,為新時代科普教育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貢獻了地方智慧。

    《條例》內容豐富、亮點紛呈,反映了國家科普教育法律制度變革的新趨勢,體現了浙江省科普工作的最新探索,特別是在科普教育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諸多制度創(chuàng)新。一是圍繞“大科普”理念,構建科普教育工作新格局。國家層面的最新制度、政策、要求等,對“大科普”理念之下的科普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稐l例》在“大科普”理念與最新政策理念的指引下,結合本區(qū)域實際,在科技資源的均衡配置、科普設施的多元供給等方面進行了前瞻性的制度供給。一方面,《條例》鼓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科普設施的數字化轉型,滿足公眾多樣化、個性化的科普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條例》確立了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科普設施供給體系,保障科普設施的普惠性與可獲得性。如要求設區(qū)的市應建設綜合性科技館,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建設和運營專業(yè)類、行業(yè)類科普設施等。二是以人為本,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條例》強化了各類學校加強科普教育的職責,凸顯了對于作為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儲備力量的青少年群體科普教育的重視?!稐l例》還關注在職人群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對企業(yè)的科普教育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另外,《條例》要求政府完善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評價和激勵機制,為我國建設更加完備的科技人才培養(yǎng)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系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講師)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3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