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思政課教師如何用好新課標

    發(fā)布時間:2022-09-22 作者:范小江 來源:中國教育報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發(fā)布,旨在回應新時代的教育之問“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要求,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基礎??梢哉f,新課標為道德與法治教師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增強了信心,為“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擘畫了藍圖。

    通讀文本,把握變化

    新課標與其說修訂,不如說是重構,它把《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行整合,跨度為九年四段,即小學低段(一、二年級)、中段(三、四年級)、高段(五、六年級)和初中學段(七至九年級),結構上調整為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yè)質量、課程實施和附錄等七部分。有的保留了原有名稱,如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但具體內容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課程性質”,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yǎng)、法治素養(yǎng)和人格修養(yǎng)等,增強學生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為培養(yǎng)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課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綜合性、實踐性”,特別強調了本門課程的政治性。

    “課程目標”則把道德與法治課程帶入“核心素養(yǎng)時代”。

    “課程內容”以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以“成長中的我”為原點,由“自我認識”到“我與自然”“我與家庭”“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國家和人類文明”,不斷擴展學生的認識和生活范圍,有機融入國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勞動教育以及信息素養(yǎng)教育、金融素養(yǎng)教育等相關主題,強化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革命傳統(tǒng)和法治教育。課程內容堅持以生活為背景,原來是我、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現(xiàn)在是我、家庭、他人、社會、國家和人類文明,使不斷擴展的生活圈變得更為科學。

    新課標的課程理念、學業(yè)質量、課程實施部分是全新的,傳遞著更加鮮明的國家意志。

    “課程基本理念”變?yōu)椤罢n程理念”,意味著理念已更趨成熟,更具操作性,更有指導性。

    新增的“學業(yè)質量”部分,呈現(xiàn)的是學生學習成效的典型特征,以反映課程目標的達成度,旨在引導教師轉變育人方式,樹立科學的學業(yè)質量觀。如要發(fā)揮思想引領作用,尊重成長規(guī)律做一體化設計,以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生活為基礎構建綜合性課程,從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角度指出要發(fā)揮校內外資源的育人功能,做好評價促進知行合一等。

    “課程實施”較以往也更加全面,破解了出“標準”不出“教材”、出“教材”不管評價(考試)以及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教師培訓與教學研究各行其是的老問題,從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教師培訓與教學研究等方面做了全面而細致、系統(tǒng)又可操作的部署。

    新課標變化很大,所以無論在小學還是在初中,無論新入職還是教學多年,無論名不見經(jīng)傳還是功成名就,所有道德與法治教師都應研讀新課標、《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變化中明方向。

    明確重點,吃透精神

    明確了新在何處,還應確定好重點,才能吃透新課標的精神。

    新課標界定了課程性質,凝練了課程理念,亮明了“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ǎng)、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五大核心素養(yǎng),一體化設計課程內容,明確學業(yè)質量標準。為了保證課程標準的有效實施,還對教學、考試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師培訓與教研一一進行了闡述。我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六個重點。

    第一,前言部分是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的前言,也是此次頒布的義務教育16門學科課程標準共同的前言。它提綱挈領地指出新課標修訂的主要背景,我們要在深刻理解這些背景的前提下去思考,為什么16門學科各施其學科育人之職,又必須落實“五育”并舉,打通義務教育課程學段的縱向一體化、學科間的橫向一體化。

    第二,課程性質部分開宗明義地指出這門課程的教育價值及地位,它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即以正確的政治思想、道德規(guī)范和法治觀念對正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聯(lián)系這些年黨和國家對思政課的重視來理解,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一系列思政課相關文件的精神,去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教育價值。

    第三,課程理念部分明確了本課程的五個理念,重點是要在理念闡釋中去理解和把握。比如,強調“綜合性”,要求“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增強內容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突出問題導向,正視關注度高、涉及面廣的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斷力,強化規(guī)則、紀律秩序、誠信、團結、合作、沖突解決等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就是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跨學科學習活動有必要成為普遍的教學樣態(tài)。

    第四,課程目標部分第一句話就闡明了核心素養(yǎng)、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與課程目標的關系:“道德與法治課程圍繞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圍繞核心素養(yǎng)確立課程目標,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yǎng)是什么?為什么要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這段話的總述,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古語說,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本部分詳細地闡述了各核心素養(yǎng)所包含的內容及意義,再據(jù)此提出落實核心素養(yǎng)要完成的總目標及各學段的分目標。閱讀學段目標要注意,這是根據(jù)四個學段青少年的成長規(guī)律分別提出的、適合各年齡段要達成的目標,階梯式、螺旋式上升。

    第五,課程內容部分用總分方式闡述揭示課程內容設計的依據(jù)、范圍、主題及特點等??偰繕?、學段目標是要明確這個學段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課程內容的學業(yè)要求是學習這些內容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能做到的是什么,而后一部分的學業(yè)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yè)成就表現(xiàn),反映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即學生學習完道德與法治課程后達到了什么程度。這部分占了新課標的最大篇幅,是承接前面部分的具體化,也是新課標設計的初衷能否達成的關鍵所在。

    第六是課程實施部分,研讀教學建議,可以發(fā)現(xiàn)新課標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出了四條具體的建議。其中,評價建議中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有了具象的事例,完整呈現(xiàn)了初中學段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

    可見,我們不僅要通讀新課標,還要對文本逐字逐句地讀,讀出本義、讀出深意、領悟精髓,努力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中落實好新課標的要求。

    找準思路,扎實踐行

    原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已分別實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作出修訂完善是符合形勢變化的。教師群體對新課標給予了較大程度的關注,但也有不少教師擔心,如何才能把新課標實施好呢?

    第一要明目標。新課標的最后一部分是附錄“核心素養(yǎng)學段表現(xiàn)”,圍繞每一個核心素養(yǎng)都有一段話來闡述它在各學段的表現(xiàn),讓我們清晰地知道我們這門課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學生要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簡言之,我們要明確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最重要的追求目標是什么,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教什么內容、怎么教這些內容、教完這些內容學生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合格的……這就要在實際教學中回答落實的問題,落實好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yè)質量等各部分的要求。

    第二要找思路。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崔允漷曾說:“教案是關鍵環(huán)節(jié),教案不改,課堂不變。課堂未變,課程難新,也倒逼新教學模型必須開展素養(yǎng)本位的‘大’單元教學?!焙喲灾院诵乃仞B(yǎng)為導向,從大觀念、大問題、大項目、大任務出發(fā),以主題、任務群、核心概念、重要概念為情境設計教學思路,不僅要道德與法治學科育人,更要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

    第三要定行動。基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殊性,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熟悉“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情教育”五個主題各學段的具體知識條目與教學建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黨精神、抗疫精神、國家安全教育、勞動教育、信息素養(yǎng)教育、金融素養(yǎng)教育落到實處,把最新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時事分析融入教學。

    雖然當前正在使用的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生成在先,但它與新課標是緊密聯(lián)系、一脈相承的,新課標也借鑒了教材中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國家安全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情教育等內容。所以,我們要堅定地把新課標與當前的教材使用、教學實際融合起來。同時,要按照“六個要”和“八個相統(tǒng)一”的要求,研讀好新課標,增強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進入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新境界。

    (作者系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教材核心作者、正高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2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