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至,許多中小學校規(guī)劃布置與黨史學習教育相關的紅色主題寒假作業(yè)。那么,如何把握育人功能,提高紅色主題寒假作業(yè)設計質量呢?
設計一份融合地域黏度的“瞻仰作業(yè)”。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革命舊址、遺跡遺存和實物資料。這是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紅色遺址遺跡中的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塊革命烈士紀念碑,博物館中的每一幅圖片、每一張表格、每一個雕塑都是進行紅色主題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體現(xiàn)了革命前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初心使命和愛國情操。青少年走進紅色遺址遺跡瞻仰參觀,既能滿足他們出行旅游、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需求,又能滿足他們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熱切愿望,有利于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滋養(yǎng)品德。中小學校設計“瞻仰作業(yè)”,要遵循就近就便原則,突出因地制宜,采取行前思、行中學、行后悟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
設計一份蘊含情感溫度的“尋訪作業(yè)”。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優(yōu)秀共產黨員和先進人物。他們的奮斗故事和奉獻精神是滋養(yǎng)當代青少年心靈的源頭活水??梢跃膶ぴL對象,讓學生走近身邊的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先進人物,挖掘并記錄他們的感人事跡、生動故事。尋訪身邊的革命烈士,了解他們生前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感悟共產黨人“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理想信念;走近身邊的老英雄老黨員,了解他們在平凡崗位上服務人民的工作事跡,感悟共產黨人“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兢兢業(yè)業(yè)的敬業(yè)精神。春節(jié)是眾多游子回家團圓的日子,可以組織學生對話這些在外打拼的創(chuàng)業(yè)者,感悟他們身上“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人生哲理。
設計一份增加思想厚度的“賞析作業(yè)”。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中可以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廣大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了大量記錄歷史偉業(yè)、展現(xiàn)奮斗歷程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兼具文化厚度、藝術高度和情感溫度的紅色文藝作品,不僅是青少年理解黨史的一扇窗,也是與青少年建立情感聯(lián)結的一座橋。
設計“賞析作業(yè)”要發(fā)揮紅色文藝成風化人、培根鑄魂、凝神聚力的作用,以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方式,讓青少年從紅色文藝作品中汲取寶貴營養(yǎng)。在設計“賞析作業(yè)”時,要深入挖掘并用好當?shù)氐募t色文藝資源。每個地方都有眾多經過精心打磨、再現(xiàn)鮮活黨史的文藝作品,都有眾多經過歷史沉淀、鐫刻紅色印記的民間文藝、非遺文化。這些既有鮮明地域性又有強烈吸引力的紅色文藝作品,是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鄉(xiāng)愛國教育的生動教材,是青少年深入體驗本土文化、深刻理解紅色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能夠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設計一份彰顯感悟深度的“探究作業(yè)”。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青少年學習黨史不僅在于學與知,更在于悟與行。探究紅色故事、紅色事跡,不只是為了在情緒上感染青少年,而是幫助他們找到行動的標桿、學習的榜樣、奮斗的目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寒假作業(yè)雖然從時空上看已經溢出了學校教學的基本范疇,但從本質來說仍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學校需要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體現(xiàn)思政教育導向的“探究作業(yè)”來檢驗學習教育成效。比如合理適度地布置一些動手類、活動類、感悟類、融合類等精準靈活的作業(yè),通過展示、展覽、展演等形式,讓青少年的學史“認知”外化于學習“作品”,從而達到學思踐悟、內化于心之效。如小學低中段學生可以繪制一幅紅色主題畫,小學高段學生可以創(chuàng)作一段紅色瞻仰感悟,初中段學生則可以設計一份紅色文創(chuàng)作品。
學校設計紅色主題寒假作業(yè)要考慮學段特征、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及當?shù)噩F(xiàn)實資源和“雙減”時空環(huán)境,統(tǒng)籌思考、科學謀劃。通過不斷提升作業(yè)設計質量,豐富作業(yè)設計類型,激發(fā)學生內生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參與,引導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作者系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2年01月14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