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石門縣楚江街道閆家溶完全小學的美術室里,一群學生正屏息凝神地操縱著手中的皮影桿。幕布上,樁巴龍翻騰游走,農家女掩面哭泣……這些由學生親手制作、演繹的皮影角色,正生動再現著湘北民間傳說。自2023年成立皮影社團以來,這所城郊小學以“非遺進課堂”為切口,將皮影技藝的傳承融入“雙減”課后服務,讓學生在光影交錯間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初我想辦游泳特色班,但昂貴的車費讓計劃擱淺?!毙iL龍世勇坦言。2022年調任閆家溶完小后,他受縣域非遺保護工作的啟發(fā),與美術教師龍書航走訪石門縣文化館。當看到文化館用皮影演繹《樁巴龍傳說》時,二人眼前一亮:“皮影戲成本低、易入門,還能融合美術、音樂、文學多學科!”
在縣文化館支持下,學校確立“普及+特色”雙軌模式:每周兩節(jié)美術課中劃出一節(jié)作為皮影普及課,全體學生參與欣賞與簡單制作;課后服務時段開設美術特色班,從中選拔苗子組建皮影社團。社團分設設計組與表演組,按“繪畫→制作→表演”三階培養(yǎng)。美術教師通過觀摩網絡視頻自學技藝,文化館非遺專家定期進校指導。
五年級的徐舒揚是社團的“頂梁柱”,她獨自承擔樁巴龍角色的表演任務?!捌び暗谋硌菘臻g只有一張幕布,但想象空間比操場還大!”她操縱著三根操縱桿讓龍身蜿蜒游動,這是她反復觀看非遺傳承人鄭紹楊表演視頻練就的絕活。
雙胞胎徐妤熙、徐妤晗負責場景轉換。姐妹倆用卡紙制作出會“下雨”的云朵、能“開花”的樹木,她們發(fā)現:“古人用牛皮雕皮影,我們改用環(huán)保材料,這就是創(chuàng)新!”而扮演“娘親”的劉曦瑤則從悲情故事中感悟良多:“皮影戲里的孝道故事讓我更懂感恩,現在每天回家都主動幫奶奶捶背?!?/p>
今年1月的“過中國年”皮影大賽上,這些學生大放異彩。六年級學生耗時兩周雕刻的年獸鬃毛根根分明;五年級團隊設計的舞獅皮影能眨眼、甩尾;更有學生將冬奧吉祥物“冰墩墩”融入傳統(tǒng)年畫題材。校長龍世勇感慨:“他們不僅傳承技藝,更用童真賦予非遺時代活力?!?/p>
社團發(fā)展的背后,離不開84歲非遺傳承人鄭紹楊的傾囊相授。這位從藝30余年的老藝人,曾帶著兒子走遍石門鄉(xiāng)村表演,后因兒子意外離世一度沉寂。得知學校開展皮影教學,他翻出珍藏的牛皮影人捐贈給社團:“孩子們能讓這些老物件‘活’過來,比鎖在箱子里強!”
鄭老的故事被學生改編成皮影短劇《光影人生》。劇中,他用二胡為皮影戲伴奏的絕技被孩子們復刻——美術教師龍書航將音樂課與皮影課融合,現在社團學生已能邊操縱影人邊唱石門山歌?!拔覀冋谏陥蠓沁z傳承課題,計劃把樁巴龍傳說做成系列校本課程?!饼垥秸f。
如今,閆家溶完小的皮影戲已走出校園:在縣“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中獲評“最受歡迎非遺項目”;學生作品被文化館收藏;更有家長反映孩子回家主動搜索《中國皮影戲》紀錄片觀看。
“非遺傳承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應是流淌在生活中的血液?!毙iL龍世勇表示,下一步將聯(lián)合縣域其他學校組建皮影聯(lián)盟,讓更多學生成為“小小非遺傳承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覃業(yè)彥)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