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數字賦能“組團式” 教育援藏

    發(fā)布時間:2023-11-27 作者:周曉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教育數字化。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fā)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fā)展新優(yōu)勢的重要突破口。“組團式”教育援藏要順勢而為,以數字教育賦能教育援藏,切實將教育數字化的科技優(yōu)勢轉化為助力西藏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動能。

    首先,依托數字化賦能教育公平。優(yōu)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是各地教育發(fā)展面臨的普遍難題,“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初衷就是將內地優(yōu)質教育資源送到雪域高原,并賦能當地教育發(fā)展。數字教育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推動教育資源和要素多元整合,跨學校、跨地域傳播共享,為身處不同地域的學生提供平等獲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和渠道。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匯聚全國最優(yōu)質的基礎教育數字資源,讓遠在邊疆、身處農村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同上一堂課”;北京數字學校向拉薩市開放空中課堂賬號9.8萬個,提供覆蓋小、初、高全學段各學科共計萬余節(jié)線上優(yōu)質課程?!敖M團式”教育援藏團隊要用好這些資源,消除數字壁壘、縮小教育差距,讓“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yōu)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愿景加速成為現實。

    其次,依托數字化賦能教育質量提升?;A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點,高質量發(fā)展是基礎教育的生命線。受自然環(huán)境、教育發(fā)展階段等因素影響,西藏基礎教育面臨特有困難和挑戰(zhàn),不能簡單照搬內地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組團式”教育援藏可以通過智能教室、學情智能診斷、智慧課堂評價、自適應學習等數字教育應用場景,推動教學評價個性化,依托數字教育沉淀的海量生成性數據,形成學習者畫像和教育知識圖譜,更好地分析把握西藏教情、學情??梢园凑铡皯脼橥?、服務至上”的原則,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推進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常態(tài)教學、“智慧學伴”、雙師課堂等應用服務,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增強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造性、體驗性和啟發(fā)性,撬動課堂教學發(fā)生深層次變革。

    再其次,依托數字化賦能教師發(fā)展。強教必先強師,教師隊伍是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將發(fā)生深刻變化,課程觀、教學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面臨重構。“組團式”教育援藏要引領思維轉變,從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轉向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tǒng)教育融合發(fā)展;要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建立受援學校與援藏學校遠程聯合教研機制,構建教師成長共同體;要依托教育數字化推進教育協作,吸引更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共同研究、積極實踐和主動參與西藏教育數字化轉型發(fā)展,不斷擴大受援地教師發(fā)展“朋友圈”。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世界范圍內教育轉型的重要載體和方向,“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要應勢而動、乘勢而上,助力西藏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路線圖”變?yōu)椤皩嵕皥D”。

    (周曉宇,拉薩市教育局副局長,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援藏干部,北京援藏指揮部教育領隊。)

    《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